- 王炎龙;邓倩;
关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是提升我国全民网络素养的关键。本报告通过对中学生接触网络媒介、认识和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调查,展现未成年人的网络媒介接触和网络语言使用行为的现状和特点,从而透视未成年人网络素养现状,并探讨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的创新思考。
2008年03期 29-32+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薛可;陈晞;余明阳;
品牌传播是基于管理学和传播学的一个交叉研究领域。而案例研究法作为社会科学领域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已经在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一些品牌传播相关学术论文进行内容的实证分析,以了解案例研究法在该领域研究中应用的现状。
2008年03期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8K] [下载次数:10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傅洪健;梁丽;陈海民;闫瑜;
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大学生受众对媒介的接触情况、理解程度和认同程度的抽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后得出了主要结论和建议。
2008年03期 36-38+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5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方明豪;车明星;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以及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凭借多媒体的强势地位,被越来越多的人和群体所接受并使用。互联网络的普及,给高校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但在学习与生活当中,当代高校生是如何使用互联网,使用过程当中出现了哪些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作何思考。本文对此做了简要的调查报告以及现状分析。
2008年03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薇;
本文以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为研究对象,采用以量化研究为主的方法对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进行描述。
2008年03期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 韩燕;任燕;
本文旨在掌握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丰富该领域定量分析成果,为在高校科学、系统的实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第一手资料。
2008年03期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3K] [下载次数:5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詹恂;古玉立;
本文调查了我国校园SNS受众的社会结构特征、媒介接触情况、媒介使用偏好和媒介使用满意程度。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了我国校园SNS受众的一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证明寻求网络认同依然是SNS媒介使用的首要功能,人际交往并没有现实回归。
2008年03期 48-5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19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0 ] |[阅读次数:0 ]
- 李良荣;赵智敏;
中国的媒体娱乐化走到今天,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定位自己的价值取向。笔者以为,当前媒体娱乐的价值取向应该在于:摆脱过度大众化的困扰,淡化神话式英雄情结,向平民化路线靠拢;在通往平民化的途中,媒体绝不可忽略所肩负的民族价值重构的重任。基于此,在当前社会转型期,媒体娱乐应走以下路径:在追求创新理念的引领下,既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要从大众文化中吸取快适、轻松的要素,使媒介在提供娱乐的同时,重塑起易于被民众接受的精神的崇高。
2008年03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12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尹连根;
本文试图以一个新闻实务工作者的眼光来反思我国新闻学教育改革,并从新闻学内在要求、课程设置、新闻单位内在要求和新闻单位用人情况等多种角度来阐述我国新闻学教育存在的问题,认为我国新闻学教育相对自我封闭、自我运作。在此基础上,作者认为,要深化新闻学教育改革,必须向社会现实开放,向其他学科开放,向新闻单位开放。
2008年03期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景东;苏宝华;
本文首先从新媒体定义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出发,在分析当今学术界和业界对新媒体定义的基础上,试图运用形式逻辑"类加种差"的定义方法,探求新媒体的类别归属和本质特征,提出一个新的新媒体定义,以求抛砖引玉,丰富和完善新媒体的理论建设,促进新媒体实践发展。
2008年03期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120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78 ] |[阅读次数:2 ] - 赵平喜;
合竞时代市场竞争奏响最强音、新媒介竞争独领风骚、集团化竞争方兴未艾和国际化竞争风起云涌等表征对新时期的新闻编辑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必须尽快实现新闻编辑素质的新一轮编辑观念调适、编辑行为转型和编辑能力养成。
2008年03期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贺建平;常烨;赵晓燕;
本文通过对三峡移民精神报道的简要分析,分析大众媒体以何种策略宣传三峡移民精神,以达到人们对民族意识与爱国主义的认同。
2008年03期 63-6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K] [下载次数:3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磊;
本文分析了在公共危机中,媒体承载的责任和使命、媒体危机传播的策略以及媒体如何强化自身的功能与责任等。
2008年03期 65-6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8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宫京成;
本文在对传闻进入新闻报道的"合理性"进行辨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在新媒介环境下传媒传闻报道的失范现象及原因,提出了传媒进行传闻报道的应该恪守的操作要求。
2008年03期 68-69+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樊昌志;
本文以"于丹现象"中受众的接受行为为例,分析了传统文化快餐化的受众动因。
2008年03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5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杨旭明;
近三十年来私密话题向当代中国大众期刊上的扩张,是复杂的社会逻辑和潜隐的欲望逻辑双重运作的结果。不同时期大众期刊上的私密内容,折射出中国的社会发展、民主进步和文化繁荣。大众期刊的私密话题传播,还需要媒体和社会更加持久而规范地建构。
2008年03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熙锦;
《纽约时报》头版通过版面表明报纸的严肃立场、稳重态度,体现了自身导向,并通过恰当的版面形式更有效地传播新闻内容,通过标题的大小、位置的先后、线条的粗细等细腻的版面语言,帮助读者判断和领会新闻的价值。
2008年03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4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陈丽平;
本文就一项媒介素养现状调查报告的具体内容展开分析,并指出该调查在问卷设计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2008年03期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0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李鼎鑫;张玲玲;黄蕙;
新条件下的主流媒体宏观经济报道要力求为经济健康、平稳运行提供舆论保障;对宏观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监督、预警并就涉及国家重大经济利益问题影响国际舆论。
2008年03期 80-8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胡广梅;
本文将分析总结我国新财经报纸活动营销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使新财经报纸经营者对活动营销有一个更加理性的把握。
2008年03期 82-8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2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燕;杜远远;
本文在对传媒经济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回顾、对媒介权力的实质和产生原因进行探讨、对"权力经济"展开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传媒经济是"权力经济"的观点,并进一步分析了这一观点的指导意义。
2008年03期 8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5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长潇;张草;
本文着意反思手机新部落文化给社会文化建构带来的各种危机,以免人们深陷其中,随波逐流。
2008年03期 87-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名章;
本文通过对"第四媒体"的解读与质疑来反映当前媒介命名上的盲目跟风,不求甚解。
2008年03期 90-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鹏;成英玲;
本文从事实客观性与新闻真实性的密切关联角度,通过对已有新闻真实性的若干论述剖析,结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和现实新闻事例,阐释了"新闻真实性是对事实客观性的反映"这一命题。
2008年03期 92-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K] [下载次数:1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5 ] - 陈邵桂;
新闻资源的再度开发,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依据,对已发新闻的事实再一次进行广泛深入采访,在内容上以超前的广度和深度,在形式上一般以新的体裁表现。
2008年03期 94-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持节;
新媒体技术更新非常快,与其相关的业务发展也异常迅猛,社会在因此获得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有时候,与其带来的效益相比,负面影响更加引人关注。尤其是"黄、假、坑、俗"等不道德现象大量涌现,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害了社会稳定,放大了新媒体的负面作用。
2008年03期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周怡;
华君武的新闻漫画开创了中国特色新闻漫画的新面貌,其作品的新闻性主要表现在政治思想性、时效性、亲近性几个方面。所谓中国特色还在于他的表达形式,主要体现在绘画与文字、现实与寓言、自我与社会三个关系的处理。此外,华老新闻漫画的艺术韵味增添了读者赏析的空间和阅读的永久性。
2008年03期 99-100+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晓丽;
本文从主体和内容两个层面分析"我在场"所具有的双重含义,针对性提出凸现"我在场"的现场意识的方法。
2008年03期 101-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董凯波;
本文试图将网络小说与电子图书的发展方向结合起来,为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提供参考意见.
2008年03期 103-10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5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曾兰平;林婧璇;
本文以《武汉晚报》在第六届城市运动会期间的体育报道为例,分析地方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特点及成因,探讨地方媒体体育新闻报道的未来走向。
2008年03期 105-106+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2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立;姜欣;
数字化是新闻摄影未来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在数字时代下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受到威胁,本文提出相应对策。
2008年03期 107-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7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兰馨;
奥运会进入北京周期后,媒体有关奥运的报道不断升温。在这个过程中,媒介的北京奥运观是把北京奥运这样一个重大的媒介事件作为一个难得的机遇和一次重大的挑战。
2008年03期 11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高鸿;
在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中,文化的"他律"遮蔽了"自律",文化消费主义大行其道。从长远来看,视觉文化艺术及其教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何以维系的问题已经不容回避,当代视觉艺术及其教育在文化消费主义影响下的生存境遇亟需引起广泛的关注,文化价值取向的异化和扭曲现象应当引起深入务实的探讨。
2008年03期 112-113+1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钟克勋;
报纸版面语言的张力直接影响到新闻报道的效果,而图片直观、形象的特点可以使人们产生良好的认知,进而影响社会,形成循环共振的作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圣火欢迎仪式暨火炬接力启动仪式报道中的图片处理即达到了此效果。
2008年03期 114-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计雪荣;孔爱峰;
高校BBS要在四个方面对舆论进行引导与控制,即传播控制、对象控制、问题控制、网络环境控制。
2008年03期 116-11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4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钱斌;王磊;
本文结合一些实例回顾中国广电产业经营的历程,同时总结出广电产业经营的几种范式,并对广电产业未来的经营方向进行了探析。
2008年03期 118-120+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邬光照;
地方电视台应协调好本土化与全球化、区域化生存与差异化生存、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价值链与价值系统、集团化与非集团化五种关系。
2008年03期 121-122+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姜卫玲;
本文对电视谈话节目体现出的文化意义进行理性探讨,尝试着借此以期对中国目前的谈话节目制作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
2008年03期 123-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霆;
让节目内容回归生活真实,将人际交流的意趣与大众传播手段巧妙结合,贴近受众生活以及以主持人为"核心"的人本化的节目特质,是电视谈话节目吸引受众的重要人文内核。
2008年03期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张育仁;
口播是电视评论和广播评论共有的一种传播特点,但是电视评论中的口播必须要出图像,而广播评论中的口播则是完全单一的口播。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口播评论尽管必须出播报者的图像,但有时又要插播与口播内容密切相关的图像,不可与图像评论混为一谈,对二者应予功能上的区别。
2008年03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K] [下载次数:1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刘丹;刘冬雯;
本文从主持风格个性化、节目形式个性化、评论内容个性化三个方面,分析凤凰卫视评论节目的独特魅力。
2008年03期 129-1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4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陈庆江;
随着新闻传播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的全面转移,电视新闻节目的"播音员"逐渐变为了"主持人","播"新闻逐渐变为"说"新闻。然而,在主持人向受众靠近的过程中,这种"说"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几点误区。由此,我们有必要思考"说"的规范。
2008年03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力;
本文对在新时期广播栏目的生产及如何优化进行了思考。
2008年03期 133-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国强;曹镠;
电视栏目剧兴起已有数年,本文对其演变情况进行了分析,也试图在此基础上探究其演变的内在逻辑,并对它今后的可能走向做了预测。
2008年03期 136-13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叶志良;
中国电视纪录片从诞生的1958年开始到2008年,走过了50年的历程。这50年,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与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变化密切相关。50年历史的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叙事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事件实录到叙述,从意识形态化到人文化,从标准化到个性化。
2008年03期 138-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6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王克诚;
本文对地方电视台气象节目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其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2008年03期 140-141+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孙勇;任月琳;
本文介绍了数字技术与电视画面艺术的相互关系,从虚拟现实、画面构图、交互性等三方面阐述了数字技术对电视画面艺术的丰富。
2008年03期 14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钟代军;米利波;
本文从抓好基础建设和队伍建设,强化网络电视新闻整体效应意识;充分认识网络电视新闻的特点;突出新闻报道的特色和个性,做好新闻节目和栏目的编排;充分运用各类电视新闻体裁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高校网络电视台如何发挥好新闻报道的整体效应。
2008年03期 144-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