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刊首寄语

  • 进一步解放新闻生产力

    <正> 党的十四大胜利闭幕了,我们要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改革目标,加快新闻改革的步伐,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解放新闻生产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理论。报纸是精神产品与物质商品的统一体。新闻生产力,通常有三种内涵,即新闻作品、新闻人才与经济效益。解放新闻生产力,就是要使新闻作品更贴近读者,贴近生活,多出好作品,办成一张信息量丰富、高时效、高质量的

    1992年06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要论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新闻宣传的新要求

    姚志能;

    <正> 党的十四大是我党在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继往开来的会议,江泽民同志的政治报告深刻而全面地阐述了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标志着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理论上的成熟,必将全方位地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大业,引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胜利跨入二十一世纪。

    1992年06期 4-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业务研究

  • 树立以人为主体的经济新闻写作思维

    彭朝丞;

    <正> 一位读者在批评一些经济报道不引人爱看时说,一个重要原因是报道中光有机器、厂房,光有生产过程和成就数字,缺少的是人,是人的灵气,是人的精神面貌。这是切中时弊的中肯批评。改进经济宣传的核心,是要彻底摆脱经济报道只注重靠生产过程加产值、利润这两个指标图

    1992年06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记者生活圈

  • 犯人兼记者的奇特生涯

    地山;

    <正> 雾气濛濛的冬晨,我沿着溪畔的山路行走,从人声鼎沸的工地到寂静的果园、猪舍和牛棚,一边打腹稿,一边哼着小曲,路边遇熟人,总是招呼:"王记者:哪儿去?"我也不禁自嘲:好像上帝命定我是当记者的料,否则为什么在监狱中仍扮演这个角色呢?我想起肖洛霍夫在中篇小说《一个人的命运》中所写的那位医生,在俘虏群中仍不忘给人们端正脱臼、治

    1992年06期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5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改革

  • 新闻改革二重唱

    曾伯炎;

    <正> 甲:近年来,报纸普遍在扩大副刊版,也看出新闻改革,在煞费一番苦心了。乙:这是报界不满足自己寻找变革的反映。其实,副刊在报纸上的地位,李普就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眼睛。台湾中山大学教授余光中比喻得更妙,他认为新闻像一座城市的建筑物,学术论文如这城市的博物馆,副刊,便似它的公园

    1992年06期 2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史海龟镜

  • 研究生凭谣传著文 众传媒抢怪事转载

    蒋晓丽;

    <正> 1990年4月,湖北荆门市流传着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案件:有一个名叫王光的人开了一个"白庙餐馆",此人伙同他在火葬场工作的弟弟王辉用死尸臀部和大腿的肉做人肉包子,为了压住肉馅的异味,加入了许多麻辣酱,美其名曰"川味蒸包"。三年来,王光因此而攫取暴利达3万余元。1990年3月,一河南姑娘到此地探亲,不幸死于车祸。肇事

    1992年06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界

  • 新闻界

    <正> 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提出要求,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方面的工作,逐步完善监督机制。江泽民总书记强调,强化法律监督机关和行政监察机关的职能,重视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逐步

    1992年06期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学研究

  • 谈谈当前的新闻学科

    陈力丹;

    <正> 我国的新闻学研究,如果从1874年王韬发表第一篇论文算起,有120年历史;从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算起,也有70多年的历史。由于种种原因,新中国前30年的新闻学科建设比较缓慢,没有正式出版过一本学术性著作,只有一份公开出版的普及性刊物,研究只限于几所大学的新闻系或新闻班。1979年以后,在

    1992年06期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业务交流

好稿探源

  • 精心准备 选好位置——拍摄《最佳守门员钟红莲》的感受

    李锦河;

    <正> 我作为天津日报的摄影记者,有幸参加了1991年首届世界女足赛的采访。由于这项赛事是首届,中外新闻记者600余人争相报道,我从赛会开幕到结束的十几天中,对选择什么样的画面为切入点,宏观地反映大赛的点晴之笔,以便更好地记录下这一世界足球史上光辉的一页,始终作为自己努力追求的目标。

    1992年06期 32-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不要这样写

  • 不要这样写

    黄成炬;

    <正> 川中私营企业步履维艰川中遂宁市个体、私营经济因受经济疲软和其他因素制约,发展步履艰难。近三年来,遂宁市各级工商管理部门通过对私营企业年检发现:——受市场经济疲软和信息、资金、交通的制约,生产加工型不亏不盈居上,科技型和外向型的私营企业极少。

    1992年06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编辑手记

  • 为何向作者泼冷水

    伍松乔;

    <正> 一位朋友写信讲:"……听说你最近写文章、开笔会,爱对青年作者泼冷水……为之不安……"难得有这样关注自己的举动又肯通风报信的朋友,读罢来信忙闭门思过,检查自己到底有哪几盆恶水泼得如此声名远播,以至于有朋自远方"不安"。

    1992年06期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摄影名作赏析

  • “新闻肖像”有春秋——菲·哈尔斯曼的《温莎公爵夫妇》

    朱枢;

    <正> 1936年,英国爱德华八世由于坚决要同一位离过婚的美国妇女沃利斯·辛普森夫人结婚,断然逊位去国飞往巴黎。他的弟弟约克公爵继位为英王,是为"乔治六世"。1938年,这位前英王与辛普森夫人在法国结为伉俪,并受封为温莎公爵,但英王室规定,他的"夫人"不得享有这一封号。

    1992年06期 3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书评介

  • 新闻学与心理学研究的一朵奇葩——读《新闻批评心理学》

    李远杰;

    <正> 随着心理学研究硕果累累,心理学理论不断在许多学科领域和实际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心理学涌进现代社会中最引人注目的新闻领域乃是水到渠成。而新闻批评又在新闻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社会生活与新闻实践总是反复地把新闻批评作为一个尖锐而紧迫、复杂而有争议的问题提到我们面前,成

    1992年06期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声屏世界

  • 对电视专栏节目的几点思考

    张哲西;

    <正>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电视改革开放的节奏也相应合拍,许多电视台的节目内容不断扩展,各种名称的专栏形式层出不穷,使方寸荧屏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一个时期以来,也有一些电视台的专栏节目缺乏个性和特色,整体水平不高。有的不分对象,不管节目大小,往往都是一个节目占一个栏目;有的只是在专题片上套加个栏目名称片头就播

    1992年06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海外见闻

  • 美国传媒走笔

    徐熊;

    <正> 9 在当前的美国报纸中,《纽约邮报》是美国历史最久的一家。它于1801年创刊。时代——华纳公司则是一家美国最大的杂志出版集团。时代杂志是由美国新闻界巨头卢斯于1932年创办的,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在美国享有盛名。1989年它与华纳公司合并,成为世界上最庞大的出版公司,共有6000名工作人员;同时拥有华纳兄弟电影公司,多

    1992年06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絮语

  • 由“种菜经”想起新闻……

    许明善;

    <正> 几年前,《人民日报》曾介绍过江西一位农民赖以致富的"十六字种菜经":人无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多,人多我早。那个农民依照这个"秘诀"与他人竞争,处处主动,胜人一筹。后来,一些不景气的企业从这条"种菜经"中得到启示,很快摆脱困境,使企业扭亏为盈。

    1992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编辑要当明白人

    登云;

    <正> 今年9月上旬,某地区报纸以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一条新闻:"N 县(请原谅我隐去真名)大春粮油喜获丰收"。报道说:该县"总产粮食333672吨,比去年增长3.2%,人均增粮12.5公斤。棉花再创历史纪录,总产比去年增长6%。"报道还说.这个县"大春粮棉既获丰收,又大大提高了质

    1992年06期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通讯员园地

  • 稿件要多改

    陈玉元;

    <正> 我刚学写稿时,往往是稿件写好就寄走,不大注意修改,还常以"编辑会‘动手术’的"来原谅自己。这样一来,尽管稿件不停地飞向编辑部,结果却很少被采用。后来,一位老编辑来信指出我写稿图快不修改的毛病,一位到我部采访的记者也批评我只求发稿数量不求发稿质量的写作态度,并列举了许多文学大家们注重修改稿件的例子来教育启发我。比如这位记者

    1992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马精神——记四川日报通讯员马功德著书颂家乡

    张元秀;

    <正> 阆中市最近出了一本别开生面的书,书名《阆中风貌》。它以通俗诗歌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历史文化名城阆中的风貌。书中对每一人一事或一个单位,一种产品,均以八句加以介绍。人称它是一本进行爱国主义

    1992年06期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企业报之页

  • 如何办好行业报

    江成通;

    <正> 行业报,以其突出行业特点,交流行业经验,传递行业信息表现出优势。但它内容受到局限,报道面窄,不易办活。如何才能既突出特点,又办得活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探讨。首先,行业报也是发布新闻的报纸,是某个部门、机关或团体的机关报,应当富有指导性。但指导性应寓于具体的事实报道中。西南机电报的作法是:

    1992年06期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闻工作要跟上时代的潮流

    范敬宜;

    <正> 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鼓舞下,几个月来,全国各地上上下下,都积极行动起来,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已经形成。标志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上半年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改革开放的政策措施;标志之二,是经济理论界思想开始活跃起来,对市场经济的论述文章频频见诸报端;标志之三,是各地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标志之四,是全国东南西北中全方位开

    1992年06期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根深叶茂——记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曹仁义

    严放;

    <正> "根深叶茂,花繁果硕。根,正是以这种锲而不舍的忘我劳动,使得植物的茎杆坚韧,枝叶长青,花朵艳丽,果实累累。因此,当我们赞美大自然中那苍翠的松柏,多姿的杨柳,如茵的芳草、似锦的繁花时,同时也应理所当然地为默默无闻的根唱一支赞歌……"

    1992年06期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新闻

    吴永良;

    <正> 我国正在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期,国家经济形势将发生巨大的变化。与此种变化相适应,我国的经济新闻自然要相应地变化。有人说现在是新闻改革的春天,也有人说是经济新闻改革的新起点。不管怎么说,一定要变。向哪里变,如何变?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1992年06期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探寻听众的心灵——访四川经济台“夜间万花筒”主持人欣然

    臧瑾;

    <正> 对她们评价的反面意见我听到过。不外乎说她们"无病呻吟"、"卿卿我我"之类。可欣然对这种责难不以为然,她说"我们的心与听众的心贴得很近。"处于青春骚动期的一位女孩儿写信告诉欣然,她觉得时常心烦意乱,尽管她不缺少父母的爱和男友的爱。欣然在静悄悄的夜晚通过电波对她说:"你呀,就缺少一个能够面对面倾诉衷肠的朋友,再有就是一袋朱古力还有可口可乐。"

    1992年06期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老总要站在改革前沿——到《南方周末》参办奥运特刊的感受

    汤明辉;

    <正> 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期间,我应《南方周末》编辑部特邀,到广州担任《奥运特刊》体育顾问。在那20个令人亢奋的日日夜夜里,我目睹了南方报人锐意改革的热烈场面和敢闯敢冒敢拼的动人情景。

    1992年06期 30-3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众目难骗

    冉景瑚;

    <正> 看了《农民日报》1992年6月22日一版王某写的《夸麦收》后,似觉得在哪儿见过。通过3个多月的寻找,终于在《人民日报》合订本1990年6月5日第二版找到了。王某的《夸麦收》,与《人民日报》上署名新华社记者李锦、通讯员梁希忠的《喜听农民夸麦收》相对照,两文一模一样!所不同的,王某仅把文中被写单位和人名作了改动。

    1992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闻标题要自己写

    阮山峰;

    <正> "新闻自己写,标题编辑加",这是在不少通讯员中颇为"流行"的"口头禅"。初一听,此话颇具几分道理,因为大多数通讯员都有这样的感觉:自己所写稿件被刊用后,与原稿对照,发现变动最大的就是标题,小者略作修改,大者全作变换,这与"编辑加"又有什么两样呢?然而,仔细思忖,标题也是新闻不可残缺的主要成份,是新

    1992年06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