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老公館

全球大师访谈

  • 伊莱休·卡茨:新媒体加速了政治的日常化——媒介使用、政治参与和传播研究的进路

    常江;徐帅;

    本文通过深度访谈,对欧美著名社会学家、传播理论家伊莱休·卡茨的学术思想进行考察和探讨。本文着重分析卡茨学术思想的"来源"和"面向",即关注加布里埃尔·塔尔德对卡茨的影响,及卡茨关于新媒体时代政治参与的思考。本文认为,卡茨强调传播学未来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经典理论解释新媒体环境,以及打通传播学与其他相关社会科学的边界,这对于整个学科克服浮躁心态,实现稳健、良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09期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4K]
    [下载次数:25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本期特稿

  • 将习近平“党性人民性相统一”的思想落实到新闻实践中

    陈力丹;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19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重新并提党性、人民性,并对各自的内涵作了定义,强调二者的一致性,在我国新闻舆论工作中打破了30多年来人为制造的禁区,恢复了革命战争年代党报的党性和人民性相一致的光荣传统。2016年2月19日在党新闻舆论座谈会上,他再次详尽地论证了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并把它作为检验是否做到政治家办报的第一个标准。这无论在党的理论建设上,还是现实的新闻舆论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2018年09期 1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36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新闻业前沿

  • 从Facebook看美国社交媒体的虚假新闻治理

    唐远清;李秀莉;

    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具有了新的传播特性。作为一家带有新闻属性的技术公司,Facebook运用各种技术手段并与专业的事实核查机构合作,治理平台虚假新闻泛滥的问题,推动着平台的良性发展。本文通过梳理分析美国社交媒体虚假新闻泛滥的现状及原因,较为全面地论述了Facebook治理虚假新闻的创新举措,在对Facebook虚假新闻治理进行反思后,最后提出了Facebook对中国社交媒体虚假新闻治理的启示。

    2018年09期 15-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4K]
    [下载次数:2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0 ]

媒介研究

  •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经验坐标、发展机遇与路径创新

    朱春阳;

    以"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提出为标志,我国以行政力量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媒介融合行动进入第二阶段,和第一阶段以大传媒集团"中央厨房"模式为主要特征相比,长期处于行业边缘地带的县级媒体终于有机会进入政策关注的焦点区域,获得政策扶持的发展机遇。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要解决"引导群众"和"服务群众"两个层面的任务,其操作经验主要来自于之前的县区媒体与社区报实践、第一阶段大媒体的媒介融合探索实践,以及BAT等商业平台融合发展探索。本文在既有经验坐标基础上讨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路径创新,探讨了融合如何引导群众、融合如何服务群众,以及融合发展模式等问题,剖析了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新型主流媒体建设的一部分需要解决的诸多关键问题。

    2018年09期 21-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8K]
    [下载次数:16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96 ] |[阅读次数:0 ]

新闻学

  • “理想”和“技术”哪个更让新闻业负责任?——兼论中国新闻实践中对美国“社会责任论”的批判借鉴

    赵云泽;赵国宁;

    本文回顾了约翰·C·尼罗(John C. Nerone)等学者对长期占领全球新闻业话语制高点的美国"社会责任论"的评判,他们认为"社会责任论"并没有给新闻业真正带来好转,而媒介新技术才让公众的声音真正可以更为广泛的传播。本文梳理了"社会责任论"产生的历史语境与失败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国的传媒业管理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借鉴:首先,当下中国在自媒体成为新闻及意见流传播的重要渠道的情况下,传媒业管理一定要明确责任主体,具有提倡负责任地言论表达的具体措施,否则只会出现无序化、恶俗化的状况。其次,在传媒业的改革中,对资本的"恶"应有充分的警醒。当下社交媒体追求"十万加"、"算法"控制下追求点击率,也使得很多新闻出现反社会责任的现象。对此,我国的传媒业的改革应充分重视资本在传媒业中的运作逻辑,并实施有效监督。再次,充分尊重技术逻辑下的人类进步。技术是凝结工程师意识形态的作品,在创新扩散的过程中由于其具备的严谨的自洽逻辑和独立的运作和语言体系,而使社会产生了客观和中立的认知。因此,我们也可以打开另一条思路,对社会责任的倡导和规范,一方面是靠理想、制度等人为的措施,而另一条路径则是从技术的逻辑出发。在技术的逻辑下带来的演变是无声的强制性,可以抛弃利益纠葛而实现彻底变革,它比单纯的"理想"更加有力,更能抛开因利益、文化、观念等额外因素而产生的争辩。

    2018年09期 2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3K]
    [下载次数:1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符号叙述学视角下的新闻游戏及其伦理反思

    李俊欣;

    新闻游戏是数字化语境下新闻与游戏的杂交形式。以符号叙述学理论加以考察,新闻游戏是新闻从"窄幅文化"走向"宽轴操作"的结果,作为纪实性叙述文本的新闻走向了纪实与虚构的杂交叙述,其消解了新闻业的传统边界,使新闻的真实客观性面临挑战。与此同时,新闻游戏实际上是对新闻报道的符号化和再媒介化,通过程序修辞使受众看似拥有自主选择权,而实质更加被动。

    2018年09期 34-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20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0 ]
  • 微信公众号中煽情主义对新闻公共善的消解与反思

    尹金凤;胡文昭;刘果;

    微信公众号已成为自媒体人参与信息传播活动和公众获取资讯的重要渠道,其应当具有同新闻媒体同等的公共属性。在微信公众号的新闻传播中出现了明显的煽情主义问题,其通过文章标题煽情,在虚构细节时煽情,还利用图片和视频煽情。微信公众号中的煽情主义对新闻公共善有一定程度的消解:其阻碍了对新闻真相的探寻,消解了公共价值规范,使公众对新闻事件难以达成理性共识。

    2018年09期 4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7K]
    [下载次数:1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传播学

  • 个体动机对知沟的调节机制与效应——基于北京、合肥健康与癌症信息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

    李凤萍;喻国明;

    本文采用北京、合肥健康与癌症信息调研数据,借助调节效应模型,采用多元阶层回归分析方法验证了动机对健康领域知沟的影响。具体来看,主要采用感知患癌风险、自我效能、情感卷入度和行为卷入度四个动机指标,在动机条件模型框架下研究动机与教育程度、媒体使用频度在癌症知沟形成过程中的交互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而言,当感知患癌风险、自我效能和行为卷入度较高时,可以从媒体使用中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缩小由教育程度差异导致的知沟。部分动机指标可以缩小由教育程度差异造成的癌症知识差异,这就从微观层面的个体动机和宏观层面的社会经济地位角度,提供了对知沟现象产生机制的一种跨层次解释。在中国的特殊国情下,该研究丰富和扩展了知沟假说的理论框架,拓宽了其研究视野,并对健康传播运动的有效开展、消除健康知识不平等现象提供了一定的现实指导。

    2018年09期 48-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6K]
    [下载次数:19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场景:一个传播学概念的界定——兼论与情境的比较

    梁旭艳;

    场景作为专有名词引入传播学要归功于美国人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场景的引入极大丰富和扩展了传播研究的角度和视野,但也由于未能明确给予界定而引发不小的混乱。具体表现为:场景在何种意义上的使用?因场景在引入传播领域之前,已经被作为场所、地方、情景等的替代词广泛使用,要分清此场景非彼场景;场景与情境的关系为何?到底是场景包括情境,还是情境包括场景?两者的异同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场景英文翻译中situation、scene、context的混用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在于场景概念的界定不清晰,场景与情境的关系没理顺。文章认为,作为传播学专用概念的场景是移动互联时代的产物,场景与早期传播学的情境论一脉相承,情境包括场景,但同中有异,两者的外延大小不同、研究视角不同、传播方式不同。

    2018年09期 5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3K]
    [下载次数:57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2 ] |[阅读次数:0 ]

博士生新论

  • “一扇永远打开的门”与“没有下班的工作”:职业群体对于微信使用的实证分析

    黄莹;梁皓云;

    本文是首个从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角度对微信这一移动传播技术在工作情境中使用的相关研究,是基于中国语境、对过往以西方群体为样本的相关研究的补充与拓展。本研究意在探索移动化的工作要求对工作者带来的影响、工作者自身是如何体验与诠释的等问题。作者从基于工作情境下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传播、ICT技术及移动性与工作、休闲的关系等文献的梳理入手,首先通过问卷调研与SPSS22.0软件分析来了解微信在工作中的使用等整体概况;之后基于立意抽样选取在日常工作情境中使用微信进行工作的职业群体进行深度访谈,并利用计算机质性分析辅助软件Nvivo11进行质化分析。当时刻在线不仅是一种竞争力,更是成为一种必要的基础要求时,其对工作者自身带来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视的。以微信为典型代表的移动传播技术的持续连通性与可得性带来了隐性加班与免费数字劳动的正当化辩解;使得工作者正陷入失去休闲及工作与家庭冲突的困境;而且"工作与生活平衡"这一概念需要进行重新审视;进行非物质生产的知识型劳动者如何拥有真正的休闲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权益保护是我们未来需要讨论的话题。

    2018年09期 63-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3K]
    [下载次数:1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告别前互联网时代的“米勒准则”?—兼论美国网络淫秽之社区标准的演变与争议

    周书环;

    如何处理淫秽传播一直是世界各国的难题。由于复杂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司法系统,美国在面对这一问题时亦是困难重重。到了互联网时代,美国司法实践仍将用于规制传统淫秽案的米勒准则及其当时社区标准用于规制互联网淫秽案,并产生了采用何种社区标准即全国性标准还是地方性标准的激烈争论。讨论得出,这两种标准在定义互联网上的淫秽内容时均存在诸多问题,由此质疑米勒准则及其当时社区标准可能无法用来规制互联网淫秽材料。本文通过呈现美国当下处理互联网淫秽问题的主要争论,进而为中国如何规制泛滥的网络色情传播现状提供一些思考。

    2018年09期 72-80+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4K]
    [下载次数:5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传播与社会

  • 重特大自然灾害舆情应对和引导政策的变迁——基于倡议联盟框架的分析

    李明;姚乐野;

    自然灾害舆情应对和引导是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救灾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社会稳定和政府形象有重要影响。本文以倡议联盟框架为工具,对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政策和媒体管理政策的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在倡议联盟力量对比改变和外部动态因素共同作用下,我国重特大自然灾害的信息公开政策发生了很大转变,表现为政策转向和政策更替。但由于缺乏外部动态因素、倡议联盟力量对比也没有明显改变的情况下,政策的核心价值并未改变,媒体管理政策变迁表现为政策维持。整体上看,我国重特大灾难舆情政策的"外在进步"并未改变其"价值内核"。

    2018年09期 8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8K]
    [下载次数:12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后真相时代舆论内涵解读

    李畅;黄颜颜;

    "后真相"时代的舆论出现了客体流动性、本体撕裂与极化、主体由精神聚合体向情感聚合体转变等新特点。伴随媒介技术的发展,时效性和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导致信息接触的不全面,舆论客体由"可读"、"可见"走向"可写",一改过去舆论客体相对静态封闭的特质;由协同过滤和算法推送导致的信息接触自主化,意见表达个性化,使得舆论主体更加倾向于处在和自己意见接近的群体中,依赖群体情感走向聚合,逐渐丧失了作为舆论主体的自主性,从而导致舆论极化,观点撕裂,共识难以凝聚。

    2018年09期 88-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2K]
    [下载次数:19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0 ]

编辑与出版

  • 抗战时期张静庐的出版活动与出版理念

    王鹏飞;乔晓鹏;

    张静庐及其创办的上海杂志公司是民国中小书局的典型代表。其发展之路,尤其抗战时期的转向,具体地表征着民国中小出版业的时代浮沉。从1937年10月内迁武汉,到1946年初返回上海,张静庐先后以武汉、桂林、重庆为中心进行出版活动。其出版内容呈现两个变化:一是从纯文艺转为抗战文艺;二是出版体裁主要从散文小说转为戏剧。到了抗战后期,张静庐参与成立新出版业联合总处,组建联营书店,实现了从个体出版人到中小出版业领导的身份转变。这一时期形成的现实的文艺、时代的出版、大众的路径这个鼎足而三的出版理念,代表了张静庐对民国中小出版业发展方向的思考。

    2018年09期 94-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6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欢迎订阅《新闻界》杂志

    <正>思想影响传播媒介推动文明《新闻界》荣誉中国新闻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14年中国新闻奖,四川省新闻一等奖2014年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2015年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2015年四川省新闻二等奖、三等奖月刊,每期定价15元,每年定价180元刊号:ISSN1007-2438 CN51-1046/G2刊期:月刊(10日出版)地址:四川省成都市红星路二段70号邮编:610012

    2018年09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