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博士生新论

  • 公共空间中的私人话语:传媒工作者的微博内容分析

    杨莉明;周睿鸣;

    本文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传媒工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信息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虽然这些微博信息题材广泛,但生活类的内容比重接近四分之一,近四成内容属于私人话题。话题性质对于微博转发数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公共话题比私人话题确实更能获得他人的转发,但话题性质对于评论数和赞数的影响并不显著。相比之下,粉丝数对于转发、评论和赞的影响才是最显著的。作者认为,作为一种公共空间的实践形式,微博呈现出公共话语与私人话语互相渗透的特点,而传媒工作者在微博上发布的公共话题在引发讨论以及获得认同上的效果并不显著。

    2014年19期 2-8+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K]
    [下载次数:1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叙事广告的情感共鸣效果研究

    张洋;

    本研究参照叙事程度测量、情感共鸣、广告态度、品牌态度的测量模型与指标体系设计实验与问卷调查并获得数据,将叙事广告效果模型作为分析框架,检验叙事广告的情感共鸣效果。基于协方差结构分析方法,本研究验证了广告叙事程度、感情认知、感情移入、广告态度、品牌态度这一影响链条的关系路径。其中,广告叙事程度对感情认知呈现高度影响,广告态度对品牌态度呈现中度影响。情感共鸣是影响受众广告评价的因素之一,受众对广告的叙事程度进行判断后,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对广告中涉及的产品和服务进行评价。

    2014年19期 9-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2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9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究_新闻与传播

  • 媒介对受众幸福感影响的范式转换及其价值—一种基于媒介心理机制偏向的研究

    袁爱清;

    本文认为,媒介本身并不会影响幸福感而是通过一系列的中介过程来起作用的,并且受到其它因素的调节。心理机制作为中介模式与调节模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介作用有助于阐明某一关系是如何发生或为什么发生,中介变量是媒介影响幸福感的内在和质性原因,且不同中介之间互相影响。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促进人们对媒介幸福感心理机制的认识,有助于把研究引向深入。

    2014年19期 17-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5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新闻专业主义:历史、批判与反思

    路阳;郝雨;

    作为经典自由主义新闻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新闻专业主义在新闻社群规范与认同凝聚方面居功至伟。但是在对新闻专业进行纵向的历史考察和横向的专业对比后发现,围绕新闻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专业"与"职业"之争,二是有关新闻专业主义理论本身的争议,三是新情境新问题的出现,特别是在全球媒体时代和新媒体时代对专业主义的再认识问题。本文在分析新闻专业化问题和英美专业主义理论模型理论缺陷的同时,探讨了全球新闻时代和全民记者时代,专业主义的合法性与实际应用问题。

    2014年19期 23-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16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理论研究_广播电影与电视

  • 台湾公共电视评估体系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卢锋;

    伴随着台湾公共电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台湾公共电视评估体系也经历了以收视率作为标准、纳入收视质作为标准和由公共价值评量指标构建标准的三个发展阶段。台湾公共电视评估体系博采众长,从收视率为导向的商业电视评估模式下突围,发展出收视质的概念,最终确立了涵盖25项指标的"台湾公广集团公共价值评量指标",并体现出以法律法规作为根本保障、以公共价值为核心指标、以研究机构主导模式为主的特点。

    2014年19期 31-3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互联网研究_互联网传播

  • 话语与权力——我国互联网上的话语实践研究

    胡颖;

    互联网诞生至今,网络上话语与权力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以福柯"话语控制理论"为研究出发点,以我国已有互联网制度为权力的体现,考察政府对于网络话语实践的规制现状。同时,结合人类媒介发展规律与亨廷顿的"新权威主义"理论,本文提出在未来互联网发展过程中,权力规制话语的必然性与必要性,并对此提出策略。

    2014年19期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7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时代政府风险沟通管理研究

    范新爱;

    当今时代以互联网、手机为中心的新媒体给予了网民针对舆论自由发言、评论并传播的平台,新媒体在改变信息传播的同时也对政府风险管理带了巨大挑战。新媒体时代政府作为风险沟通机制中最重要的一环,既是风险全局的把控者,同时也是维护社会安定的重要责任人。面对新媒体舆论环境,政府的风险沟通意识及能力急需革新,进行新媒体时代政府风险沟通管理研究对提升政府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4年19期 44-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互联网研究_移动互联网

  • 移动互联网视阈下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变化研究

    范叶妮;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下,新的政治环境催生了舆论工作的新变化,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相生相伴,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作为舆情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社会矛盾和热点问题积聚的突出反映。传统网络和微博平台作为快速发展的舆论思想阵地,形成的"民生舆论场"影响着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决策。在4G移动互联网时代,政治环境与媒体的移动趋势催生了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与舆情监控的新需求,已显现出了网络舆情的物质载体由PC转向智能手机,内容载体由图文转向视频,内容平台由社交化网络媒体转向视频社交移动APP终端的新特点。

    2014年19期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微博传播中的硬性控制和柔性管理

    刘雪梅;

    微博传播是当前网络监控的焦点和重点,其中既有硬性的控制,也有柔性的管理。本文分析了这些不同手段对于监控所产生的不同效果,进而提出在有限的硬性控制的基础上辅以有效的柔性管理,才能实现监控效果的最大化。

    2014年19期 54-5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互联网研究_案例观察

  • 《重建海地》:严肃议题中游戏的使用

    韩士皓;刘骏瑶;彭兰;

    <正>2010年1月,海地发生里氏7.3级强烈大地震,震中离海地人口稠密的首都太子港仅16千米。这次海地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国际发展及救援的非政府组织乐施会估计,本次地震造成超过22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以及超过130万人无家可归。对此,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宣布联合国将向海地提供1000万美元的紧急援助。但是4年过去了,重建海地的问题仍未解决,关于海地社会和经济问题

    2014年19期 57-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K]
    [下载次数:6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互联网研究_互联网媒体产业

  • B2C平台网络口碑营销中的伦理问题探析——以淘宝网为例

    张淑燕;巴睿;

    网络口碑营销是B2C平台中电商普遍采用的营销方式,然而,受商业利益驱使,在利用这一营销方式过程中出现了各种伦理问题,不但危害消费者及电商自身的利益,还危及到B2C平台的信誉。本文深入而全面地揭示了B2C平台网络口碑营销中产生的各种伦理问题、原因及危害,从完善评价机制、加强法律、行业监管,加强道德自律和网络舆论监督方面提出了规避B2C平台网络口碑营销中伦理问题的对策。

    2014年19期 61-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2K]
    [下载次数:1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互联网研究_新媒体与社会

  • 手机新媒体的导向作用

    周宁;

    网络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新的大众媒体产生并迅猛发展。智能手机流行、网络的高速传播更是促进了手机新媒体平台的迅速崛起。手机新媒体具有多样化的传播手段、非常强大的信息互通性等特点,不仅拥有更强大的通信功能,还搭建了信息分享等社交类应用,其信息实时传播拉近了受众的距离,极大地改变了媒介传播生态和受众信息反馈方式。本文以微博、微信等手机新媒体平台为例,分析手机新媒体的主要传播特征及其导向作用对社会的影响,倡导手机新媒体多传播正效应正能量的信息,提高全民媒介素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2014年19期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全球视野

  • 从政治倾轧中走出来的伊拉克新闻传播业

    陈力丹;杨艺;

    伊拉克是古代两河文明的发源地,远古时代就开始出现人类早期的信息传播。从中世纪到奥斯曼帝国,从王国到不断发生政变和战争的共和国,伊拉克的现代新闻传播业长期处于政治倾轧中,成为不同统治者的工具。2003年萨达姆政权倒台后,伊拉克的新闻传播业逐渐步入自由主义体制。但是,面对自由的伊拉克新闻工作者尚缺乏自主工作的经验和职业技术,受到社会暴力的威胁和资本的无形控制。

    2014年19期 74-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5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