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发展给传媒领域带来机遇和挑战,传统媒体是将被新媒体取代,抑或是与新媒体合作竞争,共同发展。本文从媒体专业主义、新闻生产流程、传媒体制创新、微博价值等四方面,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所要做出的改变和思考。
<正>2012年7月13日,浙江卫视的舞台上,主持人华少念出了那段日后热度将不输节目中音乐的广告词,拉开了第一季《中国好声音》的序幕。这档节目首播收视率1.5%,即便是重播时1.13%的收视率也超越今年所有音
尽管与京沪等地区相较,西北戏曲改良运动的理论准备与创演实践均略显滞后,但以西安易俗社为代表的相关改良活动持续时间及其实际效用却明显优于其他区域。究其原因,西安易俗社所秉持的把关人立场预存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具体而言,这一传者立场包括创立者、剧作者、排练者、表演者四个方面。
口头传播是畲族山歌的主要传承方式。口头传播有优点也有不足。口头传播的优势造就了畲族山歌独有的艺术特点和传播机制。口头传播的缺陷导致了畲族山歌的现代生存危机。
2012年夏,《中国好声音》引发收视热潮。《中国好声音》一炮走红的原因何在?好的制作理念是一个栏目成功的关键,本文拟从专业化与平民化的交汇、故事性与情感性的交融、延宕性与颠覆性的升华等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好声音》的制作特色。同时,《中国好声音》的制播分离、导师技术入股、前后期开发、电视品牌意识也值得业界学习。另一方面,《中国好声音》选手背景的真实性、节目的原创性等问题也亟需解决。
电视真人秀的真实,并不在于节目中角色表演与其个体生活的客观一致,而在于角色体现基于社会主体一致的社会经验和共同认知,即通过舞台所构建的情境是社会主体对于现实世界共同认可的一致性解释。其中,各类角色的表演能够表达社会共同的社会心理与价值观,并获得受众共同的社会互动与社会经验的共鸣,从而产生共同认可的真实性意义。
本文以四川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状况为研究样本,从传统出版业数字化转型和新兴数字媒体发展两方面,探讨数字出版区域性发展特征和跨越式发展的有效切入点。认为数字出版产业不应把初期赢利作为主要追求目标,不片面追求大而全;传统出版业应改浅层合作为深层参股或并购等方式与数字技术企业合作;数字出版应定位为知识服务业,以手机出版等作为开拓此领域的突破口。
在坚持实现政治导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双重目标过程中,现有的传媒业规制体系不断与改革的现实需求之间发生碰撞,规制政策与产业政策边界、市场准入与反垄断、内容限定与规制变革等涉及传媒业规制的热点问题正是这种碰撞的真实写照。在传媒业改革不断深化进程中,要不断完善中国传媒业法制建设;尝试以第三方等非政府组织作为规制主体的重要补充;大力推进反垄断,鼓励有更多的非国有资本进入传媒业;规范激烈市场竞争下媒介的经营行为;努力平衡好传媒业规制成本与效率的关系,促进传媒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本文在对国内六所新闻院系办学模式、办学经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对高校新闻教育进行准确定位、错位竞争是去除当前新闻教育"同质化"竞争的有效手段。借鉴"市场定位"理论,笔者提出对高校新闻教育进行定位所需要素包括地域空间、学校品牌、生源等八个要素;其次,这些定位要素在运用中,则可具体化为新闻教育办学理念本地化、学科建设定位差异化等四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