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新闻与传播

  • 现代传播语境下新闻把关人的标准取向

    张景龙;潘海涛;

    现代传播手段与方式的多元化使新闻事实的提供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传统的新闻把关人定义也因此而越来越失去其权威性。现代新闻把关人的取向标准应该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甄别新闻价值的判定能力;选择新闻角度的取舍能力;解读新闻信息的思辨能力;组装新闻架构的聚合能力;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能力。

    2012年17期 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5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言语过程动词在新闻评论话语中的选择趋向

    翁玉莲;

    新闻评论、新闻消息作为不同的言语体裁,具有不同的言语功能性。本文从言语过程选择的取向、句法语义的体现上分析确立二者的语体标记性因素。

    2012年17期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从传播个性探析政府管理者的执政艺术

    刘路;

    政府传播处于政府行为和传播行为的交汇点,作为执政主体的政府本身的行为固然重要,而大众传媒对其执政方式的解释则发挥着更核心的作用。本文认为,政治话语在抵达社会之前需要与媒介共谋、转化为媒介话语,才能被关注。从政府管理者的执政艺术和传播个性来看,硬权力对应硬性命令的强制型传播,软权力对应软性同化的感召型传播,巧权力对应刚柔并济的复合型传播。

    2012年17期 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广告音乐的情感体验效果与机制研究

    孟展;

    广告音乐对广告主题表达、品牌信息传递、广告渗透力和冲击力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本文探讨了广告音乐中信息一致性与音乐评价这两种音乐特性在情感体验情境下的传播效果和影响途径。结果显示,音乐信息一致性引发同理心,音乐评价直接影响的心理反映是情绪,而且情绪对同理心有正向影响。此外,广告音乐的影响机制遵循"混合影响模型",音乐信息一致性和音乐评价均对广告态度有直接和间接影响。

    2012年17期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5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广播电影电视

  • 论动画观众的审美心理

    金燕;李明;

    观众对作品的审美心理特征随着文化的演进以及社会环境的变迁会相应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会直接影响观众对动画片类型的兴趣,从而改变动画观众的审美情趣与习惯。本文通过对影视动画观众的这种变化的全面考察,梳理出我国动画观众的审美前期、中期与后期的心理特征,为我国动画创作提供一个参考角度。

    2012年17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新闻谈话节目如何设计兴趣点

    夏清泉;

    在当前的媒体环境下,新闻谈话节目面临着诸多挑战。本文从兴趣点设计的角度,探讨新闻谈话节目发挥节目形态优势、提高节目可看性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闻谈话节目中设计兴趣点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

    2012年17期 25-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演播室与主持人在视觉创意方面的协同

    贾毅;

    演播室中的各种元素与主持人共同构成了电视节目的视觉画面,两者在视觉与信息传播中,相互融合、相互支撑、共同创新,才能使传播效果倍增,反之则减弱。本文主要探讨了二者融合创意的三个方面:色彩、空间和道具。

    2012年17期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电视广告文本缝隙的释读

    于志强;

    电视广告的文本缝隙是指电视广告的策略性中断。按照接受美学的理论,我们从广告学的角度可以将文本分为作者文本、传播文本、受众文本。文本缝隙存在于文本传递的不同阶段,它的存在促使电视广告与受众之间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从而提高了电视广告的收视率,扩大了广告的传播范围。

    2012年17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贵州农村广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牛颜;

    广播事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需要利用广播携带便捷、收听成本低的优势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精神文化面貌。贵州农村广播发展中受到的制约,主要有职能部门重视不够;经费不足,缺乏对设备维护的长效管理机制;农村广播队伍人才匮乏,业务素质低;广播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并提出解决之策,希望能推进贵州农村广播业的发展。

    2012年17期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新媒体与数字化

  • 网络群体成员身份认同的建构途径——以“绝望主妇”迷群为例

    谭文若;

    网络群体已成为现代人媒介生存中的重要形态之一,是网络受众在媒介使用中不断构建自我的身份认同的结果。以迷群为例,迷成员在网络虚拟的社会环境中通过理想自我和群体肯定的统一、通过情感的投射和共鸣、通过区别性和差异化的表达主动寻求着自我认同的建构。

    2012年17期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4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4 ] |[阅读次数:0 ]
  • 从媒介史角度看微博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魏景霞;

    微博作为一种综合多种媒介特性的媒介具有高度的"拟情境性"。虚拟性的扩展还对人际关系形成了严重冲击,导致建立在各种分离的虚拟群体基础上的角色得以强化,而人的主体性则减弱。因此,需要建立对以微博为主的虚拟网络空间与现实社会之间的"自生自发"互动秩序正确的理解、培育和引导机制。

    2012年17期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网络新闻免费时代的终结?——国内报纸网站付费墙的障碍与挑战剖析

    杨涵雯;

    在网络新闻免费获取早已似乎理所当然的情形下,欧美国家的一些大报却纷纷筑起网站付费墙,将信息来源和终端用户隔离开来。本文阐述了付费墙兴起的缘由及其计价模式,并分析了影响付费墙成效的因素,同时对我国报纸网站设立付费墙的困境作了分析。

    2012年17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0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传媒与社会

  • 海外媒介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影响

    杨银娟;

    海外媒介对输入国青少年的影响一直是社会和学术界关注的课题。本文旨在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并梳理出其研究脉络和研究取向。通过对中国青少年意识形态影响因素的回顾表明,建国以来青少年价值观影响因素从党和国家逐渐向全球化媒介迁移,发生了某种"范式的变迁"。再通过对媒介全球化与青少年价值观研究综述表明,全球化为输入国青少年带来多元化甚至混乱的价值观,全球化既是科技革新力量,又是造成分离性关系的因素。

    2012年17期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媒体传播的负效应研究——以影视剧及网络新闻美化“小三”为例

    曾美桂;

    受众不太可能抵制媒体文本所具有的潜在影响力,媒体对受众的影响有正、负之分。针对越来越多的被媒体美化了的"小三"形象,受众是否受到其影响,从而导致了离婚率的上升?与影视剧情节类似的离婚案件在现实中确实频繁发生,有人惊呼影视剧成了婚姻杀手。本文认为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法、实验法、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取得实证,说明媒体美化"小三"起了一定的负传播效应。

    2012年17期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法学与新闻学需加强学科合作以利于指导交叉领域实践——以普法宣传和舆论监督为例

    蒙晓阳;李华;

    本文在归纳中国法学与新闻学指导交叉领域实践方面的社会职责与成就的基础上,通过揭示实践遇到的困难并分析原因,提出了以学科合作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2012年17期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传媒教育

  • 高校广告专业项目教学活动研究——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为例

    温志彧;

    项目教学是指以项目实习作为主要内容,通过设定和解决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完成实际的工作任务,使学生从被动听课变为主动参与,从单纯课堂学习转到现实环境中学习应用知识与技能的一种管理教学方法。本文以实例阐述了广告专业开展项目教学活动的过程。

    2012年17期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广告学专业“品牌项目组”课堂实践教学法的探索与思考

    徐艳;

    广告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如何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融入实践环节,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一直是广告学专业教学的重点。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模拟广告公司内部品牌项目组的方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践教学中来,既可以提高学生广告实务技能,又能很好地实现理论学习和专业实践的统一。

    2012年17期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新闻史话

  • 民国前期北京小报和上海小报的特色

    傅海;

    中华民国前期(1911-1937)的小报种类繁多,形式多样。以北京小报为代表的北方小报风格和以上海小报为代表的南方小报风格存在明显差异。北京小报侧重时政,格调严肃、庄重,上海小报内容侧重休闲娱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北京小报和上海小报在数量、种类、发行及办报规模方面各有所长,小报文字风格显露的地域特色明显。

    2012年17期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5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