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红艳;王刚;
对媒介产品生产过程而言,如何获取信息无疑是决定产品内容与倾向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信息来源渠道的研究,既可以折射出媒介从业人员自身的价值观,又可以反映出在社会变迁背景下媒介从业人员在市场化过程中,其价值观与职业身份、职业地位及其职业化之间的关系。
2010年05期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3K]
[下载次数:2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刘斌;李垚;
本文从对北京奥运会前后民族文化对外传播形式的分析入手,结合我们所做的"北京奥运会传播效果"的问卷调查,开展奥运会民族文化传播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评估。
2010年05期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8K]
[下载次数:6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杨娟;
现阶段我国的"媒介融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有限融合,多样性、差异化、动态发展的过程是目前中国"媒介融合"的主要特点。在全球背景下,我国媒介运作的核心是建立新的竞争模式,形成新的媒体观,以专业化制作水平,在更好地满足受众深层次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人性化、以人为本的传播方式,形成新的传媒业态。
2010年05期 27-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7K]
[下载次数:7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0 ] - 李林容;
本文探讨了社交网络的特性及其发展趋势,力图为社交网络媒介的发展和走向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2010年05期 32-34+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5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1 ] |[阅读次数:0 ] - 李杨;魏雄;
著作财产权的本质权益是传播权,即控制向公众传播的利益。明确著作财产权的传播权基础,可以为划清著作财产权与个人使用之间的界线提供必要的参照。个人使用应采广义的理解方式,视同私人使用,包括个人复制及个人演绎行为。同时,在对个人使用界定时,应强调使用者的非营利目的和使用的非公开范围。
2010年05期 35-3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金石;
在中国当代名记者的研究中突出存在着研究成果少、研究风险大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在于,名记者自身学养的提高和研究者研究方法的创新。
2010年05期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4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黄宏;
本文通过对韩寒博客的定量和定性分析,揭示韩寒博客影响力的奥秘,即韩寒博客的影响力是其多种社会角色叠加而成,在现阶段,韩寒博客的名人崇拜效应要超过其意见领袖的引领效应,作为公共领域里的"意见领袖"角色则被各类媒体有意识地炒作和夸大。
2010年05期 39-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5K]
[下载次数:7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王秋菊;
本文在分析网络舆论生态系统的运行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剖析典型的网络舆论传播案例,探讨了网络编辑在网络热点议题产生中的作用,揭示了网络编辑对舆论形成与传播的影响。
2010年05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4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白树亮;和曼;
本文针对网络舆论进行研究,总结网络舆论的概念,构成要素和主要社会影响,提出有效的管理策略。
2010年05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3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关梅;
本文立足于对网络舆论生成特点的分析,力求对网络舆论传播过程中的共性因素和特征规律进行梳理与归纳,以期寻求引导与管理网络舆论的有效方法。
2010年05期 50-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12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郑琨;
本文立足于网络个性化传播的历史和现状,分析网络个性化传播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旨在点明网络个性化传播强大的生命力。
2010年05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4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刘雯;黎万和;
本文试从近几年新兴的文化现象—"红段子"的发展现状及与其他段子现象的对比来说明"红段子"存在的价值以及意义,进一步探讨这种文化现象的传播,发展对策等一系列值得深思的问题。
2010年05期 54-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朱信良;
鹤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地利用网络对鹤文化进行广泛传播,这对鹤文化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0年05期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4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夏宝君;
城市形象是一个城市整体实力的体现,利用体育赛事传播城市形象,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广州市作为第十六届亚运会的举办城市,注意结合亚运文化与城市文明,倡导体育精神和体育文化,重视媒体的作用,讲究传播策略,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传播了广州的城市形象。
2010年05期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2K]
[下载次数:17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0 ] - 李本松;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新闻事业和新闻宣传的指导思想,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形势和任务,因此也有不同的要求。但是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作为服务社会主义和服务人民的我国新闻事业,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此有着一些本质上的要求。
2010年05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9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清华;
政治博客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一种新的实现途径,影响到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目前面临着困境,建设并运用好政治博客,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2010年05期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3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王磊;王仕勇;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闻传媒的重要使命,也是新闻传媒健康发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新闻传媒要充分发挥信息传播功能、舆论导向功能、文化传承功能和道德养成功能,改革传播方式方法,增强传播实效性,努力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
2010年05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2K]
[下载次数:5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陆彦明;
本文认为,在当前中国的国情下,传媒的市场化、产业化是我国媒体社会功能重建的基础和前提,并提出"市场机制"具有自发抑制传媒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对媒体社会功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功效。
2010年05期 66-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8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薛冰华;
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微博客在新闻信息传播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由于种种技术和现实的原因,它也无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如何扬长避短,更好地使微博客能服务于我们的新闻传播事业,是摆在我们每一个新闻从业人员面前的重要课题。
2010年05期 68-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14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 杨珍;
本文追溯了中国女性主义思潮流变的时代背景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过程,从文化分析的角度深入阐释了女性在媒介话语中"不被呈现"的原因,同时指出当代中国新闻传播学中女性主义研究在颠覆与建构之间所面临的困境。
2010年05期 70-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7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朱丽;
本文以《半边天》为例,运用定量描述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当今主流媒体在报道女性时所持的社会性别观念和媒体中所呈现的女性形象的社会性别内涵。
2010年05期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0K]
[下载次数:9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冯俊锋;张祥友;
作为新兴的媒体之一,手机报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态势,与传统媒体比起来,手机报既有丰富的受众资源、短快的特点,在突发事件、互动交流等方面又具有天然的优势。
2010年05期 74-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周海英;杨氢;徐晓红;
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推动乡村社会发展是我国当下一个普遍的问题。其中乡村网络信息入户是推进乡村信息网络建设的关键。利用有线电视、手机终端与互联网新媒体技术结合等间接手段把网络信息送到农户手中是现阶段切实可行方式和途径。
2010年05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3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张媛;周东华;
本文通过综合分析西安构建国际化大都市进程中本地主要媒体的表现,试图呈现其传播过程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对城市发展新目标下媒体的传播思路提出相关建议。
2010年05期 80-8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2K]
[下载次数:2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娜;
本文对新媒体环境下如何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进行了分析。
2010年05期 82-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4K]
[下载次数:9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刘倩;
面对电视剧版权之争带来的诸多问题,视频网站要积极尝试多种方式来破解高价困局,同时增强内容运营能力,充分挖掘电视剧版权盈利价值,另外,还可参与电视剧制作,从而在竞争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2010年05期 95-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5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塔娜;
当前,如果要进一步发展网络视频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运营模式的扩展。在原有广告投入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挖掘精准营销的潜力;威客模式的创造性运用也将为网络视频运营注入新鲜的活力;传播学理论的指导更将以理论的高度为网络视频产业的发展提供指引。
2010年05期 98-99+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2K]
[下载次数:6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张丕万;
本文以上海文广与湖南广电的传媒体制改革为例,分析广电"制播分离制"的意义、实质及其困境,指出制播分离应该是整体转制的缓冲和过渡阶段,我国广电体制的改革走向是立足公共服务,形成以国家、社会、市场机制为互补的多元化制度格局。
2010年05期 100-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3K]
[下载次数:3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梁玉峰;
近年来,电视剧翻拍出现的频率逐年增高,正形成一种流行,而且这种流行还在进一步扩大和蔓延。流行本身即为一种传播现象,本文就尝试从传播学角度对该流行形成和普及的原因进行解读。
2010年05期 103-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9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林铁;
冯小刚的《唐山大地震》作为1976年唐山地震的34周年纪念之作,颠覆了以往重大历史事件题材电影的宏大模式,在国产灾难电影美学上取得了新的突破。它的成功将给国产灾难电影的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2010年05期 105-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9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刘佳;
由于受众的年龄、学历水平、经济水平等存在差异,对于3G通信手机这种新型的传播媒介的利用也存在不同,而这些不同,都导致了原本存在的"信息沟"进一步扩大,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穷者之间的差距加深。
2010年05期 107-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静;
当前,中国电视市场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电视同行的恶性竞争、资金投入的有限、人才的缺乏与无序竞争、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市场缺乏充分竞争等,这些因素阻碍了电视节目创新的良性发展。
2010年05期 111-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6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叶欣;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对公交移动电视进行了一些探索。公交移动电视作为新兴媒体,随着政策、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情况和问题。
2010年05期 113-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2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陈颖;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新闻评论语言修辞的运用是提高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语言魅力的有效途径。
2010年05期 121-1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3K]
[下载次数:3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于宝莹;
本文从电视大众文化视域分析了现有的电视电影题材选择的特点以及对其发展趋势作一个合理的展望。目的在于能够促进电视电影向正确而健康的方向发展。
2010年05期 125-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3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汪青云;曹明;
对话理论的要旨即注重多元主体的主动参与,注重信息传递过程的平等性、互动性与共时性。通过个案剖析,证实对话理论在电视节目中的合理运用对提升节目竞争力有重要的作用。
2010年05期 127-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1K]
[下载次数:4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李和平;
字幕能够扩展电视新闻的主题,补充新闻信息,美化新闻画面。然而,字幕在运用过程中,出现错字需要校对,字体、字号、色彩不当需要调整,字幕阻挡需要布局规范,字幕停留时间需要有效控制。
2010年05期 131-1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昌蕾;李晶;
本文以探讨植入式广告在网络游戏中的应用为目的,对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的特点、植入形式展开了研究。并结合网络游戏植入式广告的实例,对我国植入式广告在网络游戏中的应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2010年05期 13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0K]
[下载次数:9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韩素梅;吕月米;
形象僭越是以话题性增加广告的关注度,它与广告的逐利性、娱乐性以及消费主义的盛行相关。僭越遂成为广告的话语模式之一,而僭越题材的广告也会随着话题市场的争夺而逐渐增加。
2010年05期 135-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3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柳庆勇;
广告跨文化传播效果,从所指角度来看,包括价值认同与价值冲突;从能指角度来看,包括不理解、理解以及误解。因此,成功的广告跨文化传播的效果是,在受传者正常解读能指、理解广告所指,并避免文化误解的前提下,广告所指得到受传者认同。
2010年05期 137-138+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3K]
[下载次数:10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傅秀政;陈磊;
本文对影视广告拍摄和制作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巧进行了分析。
2010年05期 139-1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6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钱晓俊;杨斌成;
本文对广告新闻化现象的媒介素养进行了分析。
2010年05期 141-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2K]
[下载次数:3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郑涛;
重庆商务旅游在未来大有可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是当下旅游管理工作者的重要工作。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与传媒密切相关,重庆在利用传媒进行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上,应尤其关注组织管理、专项基金设立、宣传主题凝炼、传媒企业参与目的地打造、影视剧营销和科学利用媒体资源深度推广等方面工作。
2010年05期 145-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5K]
[下载次数:7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祝胜军;万菁婧;
在定位理论应用实践中,定位误用现象十分普遍,本文在剖析产品定位理论应用于实际的实践经验基础上,归纳了产品定位普遍存在的五种错误意识与做法,并进一步讨论了产品定位策略。
2010年05期 147-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0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殷伟群;李健;
本论文主要以几何形、色彩、图形等设计要素为着眼点,引导学生加强对形态的认知与表现,进入广阔的创造性思维空间的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究。
2010年05期 149-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静;
本文在分析知识产权保护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2010年05期 177-1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5K]
[下载次数:7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李磊;雍晴;王昌文;
本文从中国动画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成因进行研究,以期为中国动画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2010年05期 182-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8K]
[下载次数:6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许盛;
中国水墨画中的墨韵表现,在水墨动画制作中,既是一种技法美感的体现,也是更好的烘托卡通形象的趣味,突出形象个性的一种表现手段和方法。
2010年05期 185-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琥;
本文主要以国内高校动画专业教育情况为例,分析动画专业的优势和不足。
2010年05期 187+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9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谭正;
高校艺术工作者应转变观念,克服盲目向普通艺术教育看齐的思想,整合高校成人艺术教育的物资资源和教师资源,优化成人艺术教育的培养机制和体制,提高成人职业艺术人才培养与教育的水平,促进西部地区成人艺术教育的发展。
2010年05期 188-1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敏;
新感性通过解放人的自然和实际生存的环境,摆脱物化世界的束缚,实现自然的解放进而实现人类的解放。在当代物欲横流,工具理性大行其道的氛围下,对新感性的重新审视有利于恢复个体生命自由的存在,致力于人类诗意栖居地的追求和理想诗化人生的重建。
2010年05期 190-191+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6K]
[下载次数:3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林洁;
在电影影像空间中,视觉影像在画框内的分割和与镜外空间的特殊关系问题成为电影空间构成在一部影片传达进程中的两个突破点,而外表相对立的两种手法共同指向的都是影像空间的延伸与拓展。
2010年05期 192-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9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许永康;
本文以油画为例,以绘画中的"趣味性"为依托,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状况进行了分析。
2010年05期 196-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8K]
[下载次数:3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韩利;
本文通过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贝多芬《春天》录音版本的多视觉比较,分析作品所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审美感受等。
2010年05期 198-1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1K]
[下载次数:2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