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热点研讨

媒介经济与管理

  • 数字化背景下传媒产业经济特征的分析

    孙丽丽;

    本文分析了数字化对传媒产业和传媒组织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传媒产品生产、销售,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以及传媒组织的内部管理和规制等若干经济指标的变化上,基于上述分析,文章认为,传统的媒介经营管理方式已无法很好的适应传媒发展的需要,传媒产业和传媒组织的发展战略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2010年03期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1K]
    [下载次数:7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新兴媒体的风险投资策略

    王威;李阿嫱;

    本文论述新兴媒体在使用风险投资时遇到的挑战,提出新兴媒体在风险投资引入、运营、和退出阶段的策略。提出适时、适度和平等的操作原则。

    2010年03期 10-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昆明本地都市报发行现状研究

    李昌;刘纯怡;

    本文对昆明本地都市报发行现状进行了分析。

    2010年03期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6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传播学研究

  • 媒介技术的变迁及其隐喻功能的实现

    李晓云;

    媒介的表现往往会超越自身存在的技术涵义,而具有更为广泛的社会意义,由此实现着自身的隐喻功能。媒介技术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发挥着强大的隐喻功能,重新定义了当时的社会环境。

    2010年03期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9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广告透视:劝说性商业话语背后的宏大叙事

    陈月明;

    现代广告伴随着资本主义自由经济一路走来,今天不仅成了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一种社会机制。许多学者把广告看做一种劝说性商业话语,其实劝说性和商业性只是广告话语表象,透过广告话语表象,我们可以发现其背后支撑着的宏大叙事——自由主义,包含关于"人"的自利性本质的假设和自由市场的"丛林法则"逻辑。正因为如此,广告受到了自由主义思想体系的保护。

    2010年03期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3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解读好莱坞电影的文化传播

    陈琦;严峰;

    本论文从传播媒介的角度结合符号学,传播学原理来分析好莱坞电影在商业化运作中的文化传播的模式和特点。

    2010年03期 21-2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16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0 ]
  • 论奥斯卡获奖电影《时时刻刻》的非语言符号传播

    刘光磊;

    非语言传播是人类传播方式的重要方面。在电影世界里,非语言传播包含的意义十分丰富和深远。电影《时时刻刻》是一部优秀的奥斯卡获奖电影,它的非语方符号诸如颜色、人物外貌、蒙太奇语言、实物符号和音乐符号的运用独具特色,对于阐释影片主题、刻划人物具有重要意义。

    2010年03期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6K]
    [下载次数:1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他者身份与他者想象——乡村传播视角下的农民工与市民传播关系思考

    李红艳;

    本文以农民工与市民在城市生活中信息传播关系、以及对自我身份以及对方身份的认知与想象为出发点,指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的身份是他者,市民对农民工的想象也是作为他者的想象,农民工的自我体验使得他们在乡村生活和城市生活中均有了他者的感觉。因此,建构乡村与城市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理应从农民工群体和市民群体的社会心理建构出发,从信息传播的过程中逐步实现。

    2010年03期 26-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6K]
    [下载次数:13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新农村传播体系建构的三个维度

    冯广圣;

    调查发现,在桂东南新农村建设中对农传播出现了分化和失衡,为了改善和优化当前对农传播格局,政府是解决对农传播难题的关键,应以政府为主导,媒介积极响应,农村受众素养同步提升的条件下,构筑"政府为主导以农民为本"的新农村传播体系。

    2010年03期 29-30+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5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状况调查——以北京市农民工子弟小学为例

    高徽;杨萍;于婕;

    本文针对城乡二元结构下农民工子女流动于城乡之间这一宏观背景,以北京市某农民工子弟小学为例,对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现状进行微观社会学研究。研究发现,在校流动儿童在农村身份认知、农村环境认知、农村发展认知等方面已形成初步认知并在不断完善。文章还对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的渠道及其制约因素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2010年03期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4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理论探索

  • 新媒体传播失范及其对策思考

    魏波;李建秋;涂欣;

    随着新媒体的全面发展和普及,其社会影响力和信息传播作用十分巨大,但带来的传播失范也令人触目惊心。在网络游戏、色情暴力、垃圾信息、谣言欺诈、恶搞美德等方面最为显著。如何规范与发展新媒体传播,使之真正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培育健康文明生活的新空间,文章提出了自己的对策思考。

    2010年03期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1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张恒军;

    中国网络媒体经过16年的建设和发展,走过了两个时期和若干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特点,本文分析了中国网络媒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试图给中国网络媒体发展以清晰的轨迹,便于人们宏观把握。

    2010年03期 37-38+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8K]
    [下载次数:1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3 ] |[阅读次数:0 ]
  • 后博客时代的媒介参与——“微博”现象初探

    牛梦笛;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以Twitter为代表的微博以其独特的传播优势而迅速发展。但是作为一种后博客时代的新兴传播工具,微博在许多方面尚未成熟和完善,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如何更好地使这种新兴的传播媒介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和价值,已经成为一个值得学术界思考的重要问题。

    2010年03期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5K]
    [下载次数:29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1 ] |[阅读次数:0 ]
  • 论“中国新闻奖”会议新闻的创新思维

    言靖;

    本文通过对历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会议新闻中的创新思维进行探讨,包括宏观思维、换位思维、反向思维、动态思维、发散思维,寻求做好会议新闻报道的规律。

    2010年03期 44-4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4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经济类报纸的数字化突围——以《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两会”报道为例

    王擎;周妍;

    本文试图通过对2010年"两会"期间《中国经营报》、《第一财经日报》微博的内容研究,管窥经济类报纸与微博技术的结合以及由此带来的思考。

    2010年03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4K]
    [下载次数:6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试论都市报典型报道的转型特征及原因——以《重庆晚报》为例

    黄厚珍;

    本文以《重庆晚报》为例,分析都市类报纸的典型报道报道方式的转变和运作的方式,并归纳了其与传统典型报道的主要区别,也对都市类报纸典型报道转型的原因和走向作一简要的探析。

    2010年03期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8K]
    [下载次数:2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女性视野下的网络原创文学受众研究

    李未;

    本文试图了解网络原创文学的受众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探讨女性读者在阅读网络原创文学过程中的使用与满足,以及网络原创文学对她们的"虚拟生活"和"现实生活"的影响。

    2010年03期 5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9K]
    [下载次数:1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流程新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

    朴明珠;

    本文基于对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流程新特点的阐述,指出新时期、新形势对期刊编辑出版工作提出的挑战与要求,探索网络环境下期刊编辑的应对策略。

    2010年03期 54-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2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增强高校校报亲和力有效举措探索——以《重庆工商大学报》为例

    王世华;

    通过对高校校报特点及受众缺失原因进行分析,本文提出通过栏目建设增强高校校报亲和力从而实现受众回归,并以《重庆工商大学报》为例进行说明。

    2010年03期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9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大众传媒语境下中产阶级消费认同的解读

    张帆;

    进入到21世纪,中国社会的革命带来了阶层上的变化,即中国中产阶级的"产生",在此阶级的形成过程中大众传媒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新兴的中产阶级在消费认同上也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本文探讨的正是基于大众传媒的语境下中国中产阶级消费认同的这一问题。

    2010年03期 59-6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6K]
    [下载次数:6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新周刊》专题策划探析

    熊宇飞;李晓;

    本文以《新周刊》的专题策划为研究对象,梳理了其在内容、形式、运作及传播上的特色等。

    2010年03期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4K]
    [下载次数:9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传播学语境下“80后”文学受众的“窄众化”分析

    陈小波;

    "80后"文学一方面在内容上尽情书写属于他们自己的青春成长过程,一方面过多的依赖于网络媒介进行传播。这也就使得80后文学的受众群体也局限于有相同或相似经历的80后、90后的特定群体区域,"窄众化"趋势越发明显。

    2010年03期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4K]
    [下载次数: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网络传播视阈下的地区形象改善策略研究

    张合斌;

    在充分吸取广东、宁波等地方政府在运用网络传播改善地区形象的具体经验基础上,本文以网络大众传播对地区形象直接作用为切入点,从地区蓝海受众长尾激发、地区优势文化品牌网络推介、地区形象网络机构的构建、跨地区网络媒体联动机制建立等四个方面来探讨改善策略的具体措施。

    2010年03期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1K]
    [下载次数:3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传媒传统功能的现代拓展——以传媒的娱乐功能与广告功能为视角

    谢锦添;赵中颉;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传媒传统功能的发挥出现了诸多问题,如传媒的商业化趋向导致了传媒娱乐身心功能与广告推销功能的异化,进而侵害了传媒的公益性原则。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应将传媒的娱乐身心与广告推销功能拓展为公益传播服务功能。

    2010年03期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9K]
    [下载次数:3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新形势下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的思考

    肖建昌;陈燕;

    在新形势下,社会舆论的现状及其重要性决定了舆论引导的必要性。因此,要正确引导舆论,就必须在党管宣传的原则下,坚持以人为本,客观有效地公开党务和政务信息。要重视新兴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善设议程,进一步提升媒体舆论引导的能力,从而有效地引导社会舆论。

    2010年03期 72-73+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4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网络偷拍视频的网民心理探究

    顾芳芳;梁艳;

    本文在归类并整理有关网络偷拍视频的定义和类型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网民观看网络偷拍视频的一般心理和特殊心理。

    2010年03期 76-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个性化传播兴起的心理动因

    郑琨;

    个性化传播的兴起是由个人、历史以及社会大环境等各方面的原因促成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人自身的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人的一些基本需求的探讨,揭示传、受双方的心理动因对于个性化传播兴起的决定性作用。

    2010年03期 78-79+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论西部大开发视野下西部对外传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杨丽雅;

    本文简要分析了西部大开发与西部对外传播两者间的辩证关系,并以此为基础,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育水平的提高、历史与当下的必然等三个方面指出了西部对外传播在西部大开发视野下所面临的机遇。同时,从西部对外传播仍受限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传播主体的主观意识缺失,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与渗透等方面,论述了西部大开发视野下西部对外传播所面临的挑战。

    2010年03期 80-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2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

    钱文彬;

    新媒体以其独特信息传播方式改变着当今社会的媒介传播环境,并对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加强新媒体的建设和管理,优化校园新媒体信息传播环境,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是新媒体环境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必然策略。

    2010年03期 83-84+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36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4 ] |[阅读次数:0 ]
  • 浅析科普影片创作中的表现主义

    赵士文;陈肖静;李庆风;

    本文主要研究了表现主义在科普影片创作中的应用,以及表现主义在科普影片创作中的发展趋势,期望对其发展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2010年03期 85-8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3K]
    [下载次数:1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无厘头”到“恶搞”的社会文化分析

    李瑗瑗;

    本文对"无厘头"到"恶搞"进行了社会文化分析。

    2010年03期 87-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9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媒介公共关系的发展策略

    李淑瑛;

    本文对我国媒介公共关系的发展策略进行了分析。

    2010年03期 89-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0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英汉新闻语篇的“互文性”比较

    顾建敏;

    在英汉新闻语篇的建构过程中,译者对英汉语篇中互文性的正确识别、阐释、转换及分析比较是确保翻译质量的关键要素。译者应结合具体的译写技巧,运用恰当的互文策略,强调译文既尊重源语的新闻事实,又符合译语的表达习惯,准确传达源语的信息功能,实现最佳跨文化传播和外宣效果。互文性理论对英、汉新闻语篇的互译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010年03期 97-99+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7K]
    [下载次数:6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艺谋电影中的“中国红”元素

    田洁;

    本文通过分析张艺谋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来探讨他用红色构筑的野、柔中蓄刚、意象合一之美。

    2010年03期 100-10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5K]
    [下载次数:6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论主流媒体与舆论监督职责

    杨斌成;

    舆论监督是媒体的应有之义,它是决定一个媒体能否为主流媒体的关键要素;当然,舆论监督的开展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2010年03期 102-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1K]
    [下载次数:3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广电时空

广告与品牌研究

  • 广告标王≠市场标王——央视历年广告标王发展透视及理性分析

    赵雅文;

    本文对央视历年广告标王的发展进行了分析。

    2010年03期 143-144+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3K]
    [下载次数:4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广告法》修订与完善的策略研究

    王悦彤;闫姿含;

    我国现行的《广告法》自正式实施以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促进了整个广告行业的规范运作。但《广告法》历经十余载后,其部分内容已无法服务新时期、新形势对市场秩序、市场公正及经济发展的需要。《广告法》亟需修订和完善,制定更为明细的法规条款、弥补法律漏洞,提高其执行力,从而更好地维护公众利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2010年03期 145-1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7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直邮广告发展的不均衡态势

    许丽华;

    本文从四个方面归纳我国直邮广告产业目前的不均衡发展态势,即使对当前该产业发展形势的概括,也是对未来发展危机的警示。

    2010年03期 148-1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8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体育赞助中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管理研究

    严晓青;

    本文将Keller关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的观点与体育赞助结合起来,在前人对体育赞助和品牌资产研究的基础之上,具体阐述企业应该如何运用体育赞助这一现代社会越来越热门的营销方式,管理体育赞助中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从而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牌知名度,树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同时,也给中国企业如何参与体育赞助提出了一些建议。

    2010年03期 150-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5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口碑2.0时代的社区营销广告策略

    金星;

    社区营销所构筑的人际关系传播,将我们带入口碑2.0时代。社区用户较强的互动性和分享性,使社区信息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为企业进行精准营销和与消费者即时互动带来无限的商机。企业在社区中进行广告宣传,渗透品牌信息一定要有策略上的思考,不可盲目而行。

    2010年03期 153-154+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1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消费者归因理论解析王老吉的USP

    蔡立媛;黄小琴;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理过程。消费者归因是企业帮助消费者从有利于消费者、产品、企业、品牌的角度思考信息、解释信息的过程。"怕上火,喝王老吉"是王老吉的USP(独特的销售主张),王老吉的成功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消费者归因。

    2010年03期 15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4K]
    [下载次数:8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中国元素的完美演绎 品牌价值的深度彰显——浅析央视《水墨篇》创意与表现特色

    张亚强;王柳;马红霞;

    本文以央视《水墨篇》分析对象,对其创意及表现特色进行了分析。

    2010年03期 157-158+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公交车载电视广告传播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边绍萍;

    本文试以公交车载电视为例,分析广告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2010年03期 159-160+1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8K]
    [下载次数:6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新闻教育

  • “总编辑制度”下的新闻编辑教学模式

    孙志伟;

    "总编辑""制度"下的新闻编辑教学就是模拟新闻部的工作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理论知识,提升学生综合业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当好总编辑,学生要当好副主编、编辑和记者。

    2010年03期 164-1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马兆峰;

    本文对创新型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究,并提出了新的教学模式及可行性方案,以为这一新兴学科的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2010年03期 166-167+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8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0 ] |[阅读次数:0 ]
  • 开放式影视传播实验室在创新型影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蔡月忠;

    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视传播实验室开放式管理在国内还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尚未在高校推广和普及。开放式影视实验室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全力打造影视传播人才核心竞争力。

    2010年03期 168-1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0K]
    [下载次数:2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实验教学与应用创新型传媒人才培养

    王端;

    本文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文学院传媒实验室为例,探讨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创新型传媒人才的途径与方式。

    2010年03期 171-172+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2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新闻史话

文化产业与理论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