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继槐;
<正> 新闻改革不是一个新问题。这些年来,大家本着在宣传改革中改革宣传的精神,做了不少工作,成效也是显著的。但是,当前改革开放大潮的新形势又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要求新闻改革深入一步。我感到,有一点需要加以强调,就是通过新闻改革要切实提高宣传素质和新闻队伍(包括新闻单位负责人)素质,提高宣传素质是新闻改革的出发点、目的和归宿及其成果的体现。如果改来改去,宣传素质没有真正得到提高,那就不能算作成功的改革。而宣传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人的素质的提高,因此只有把两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会卓有成效。
1992年04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文镒;
<正> 改革不仅仅是要改变社会活动方式,更重要的是要改变思想方式。新闻改革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活动,理所当然地应该首先把不断变革思想方式作为重点。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基础上的系统科学,为我们现代社会生活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新闻改革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法论。现代系统科学要求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有机的动态系统来考察,并通过控制协调系统内各要素间的关系,使其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产生出整体机能大于各要素功能的简单集合。任何一个有效的系统必须具备这样三个特征:整体性,系统内孤立的各部分总
1992年04期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陆原;
<正>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我们广播电视改革开放的节奏也要相应合拍。这是时代对我们的呼唤。在这个关键时候,有必要回顾一下我们广播电视宣传走过改革的路子,思索一下今后进一步改革的取向,以此作为一个紧迫的研究课题。改革开放13年来,我们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指引下,冲破"左"的禁锢,坚持实践标准,在宣传工作中探索和开拓,重视扬声屏优势,汇巴蜀精华,使以宣传为中心的广播电视事业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生面。1991年与1978年比较,全省广播
1992年04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1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朝胜;
<正> 郭梅尼,蜚声新闻界的名记者。获全国首批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被评定为全国首批高级记者,不久前又荣膺全国首届"范长江新闻奖"。美国传记研究会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将她收入《世界名人录》,并聘请她为顾问委员会的顾问……然而,和她一相处,你就会忘记这一大堆荣誉、头衔。郭梅尼就是郭梅尼,任何荣誉和头衔都不足以包容和取代郭梅尼的魅力。郭梅尼今年56岁。38年前的6月,她开始当记者。当面,我们叫她"老郭";背后喊她:"老太太"。
1992年04期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声远;
<正> 从1990年元旦清晨开始,近半个四川的上空响起了四川经济广播电台这个陌生而亲切的呼号,从此,一个新的广播形象诞生了。刚刚问世的四川经济广播电台在"开台寄语"中这样对听众说: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我们将在直播话筒前,用至真、至信、至诚、至爱与您交流,为您服务。我们渴望走进您的生活,走进您的心灵,伴随您漫步多彩的人生旅途……显而易见,四川经济台作为一个传播主体,从一开始就看重与受众的双向交流,强调宣传的贴近性。一年多过去了,效果怎样呢?有这样几个数据不容忽视。有关部门抽样调查统计,在成都地区所有的新闻传播媒介的受众中,有一半以上收听四川经济广播电台;
1992年04期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肖坤友;
<正> 120年前,团报道组长在新兵连看上了岳林才在黑板报上显露出的"小才",于是他在分下老连队第36天就从施工坑道调到报道组,从此玩起了笔杆子,投足新闻路。调到团里不久,岳林才不那么容易但也不那么很难就在驻地《安康日报》上发表了处女作——《站岗》和散文《党旗颂》,并在同一期刊出。他激动了,其他新战友更是羡慕不已。但他在新闻之路刚举步不久就摔了一跤。那天,热情极高的岳林才拿着一篇报道部队修桥的稿件请政治处副主任审查,不想却挨了一顿"尅"——原因是他没有弄清楚任何一座桥必定有两个桥台的基本常识,在稿件中说了外行话。于是他被发落到
1992年04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晓霞;
<正> 一个秋风秋雨的晚上,作了4年记者的杉突然来说她要去相亲,对象是一位热爱祖国的香港同胞。杉说得激动处仿佛幸福便在眼前,杉又说得凄惶,未来毕竟尚不可知。她自信的目光中闪出的忧郁让我吃惊。那个晚上,我的脑海中总是出现着杉那欣喜又忧伤的眼神,在心里对自己说写写我的那些已经出去或正在做着出国梦的同事们,写写她们的另一段故事。1雪一直都不是一个平淡无奇的人物。就象她刚到报社那会儿,她的美丽和伶俐很让人们议论了一阵子。人到中年的她会恰到好处地冒出些"童言无忌"的话来,让听的人明知是假却信以为真地感到舒服。这一次她让人们惊讶的是她就要出国
1992年04期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1992年04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山;
<正> 新闻是信息的传媒,必须以事实为依据;而文学是塑造形象的艺术,以想象为特征,二者各有不同质的规定性,艺术真实不等于新闻真实。谁如果把新闻当做文学来创作,势必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那是绝对不容许的,但新闻和文学也非毫不相关。中外好些知名作家是记者出身的。苏联的西蒙诺夫、法捷耶夫、波列沃依在卫国战争中都当过记
1992年04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田原;
<正> 九十年代,报纸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只说一点:现在全国有1.8亿台电视机,抢走了报纸的大批读者。报纸如何稳定和扩大读者队伍,是个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不难看出,近年来,许多报纸在内容上除向"深度、广度"进军外,还掀起了一股股扩版增刊的热浪,力求扩展、延伸报道面,增大信息量;在形式上,报纸的版面也在"日日新,又日新"。千报一面将成为历史。如今,报纸的版面编排已呈现出新的趋向,即突破传统的一些规则,追求活泼、新颖、醒目的版面效应。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图片在悄悄地"长大"。我们只要稍加留意,就可以看到,报纸对图片的运用,不仅成为每天版面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且其数量
1992年04期 34-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双焕;
<正> 同行们习惯地把记者分成两类:一类是"穷记者",一类是"富记者"。"穷记者"在写完指定的稿子以后,口袋里空空的,如果要他作点补充就没有材料了,要他另写一篇,更无门路。"富记者"则不然,随时随地象海绵吸水似地去占有各种材料,完成一篇篇的报道之后,脑子里还有丰富的储存。这些"储存"来自他们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的积累。新闻是时代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以及社会各个领域发展变化的最迅速最真实的记录,是时代精神的迅速反映。所谓新闻采访写作,从本质上讲,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对社会生活中每日每时产生的新事物、新问题、新形势进行调查研究,搞清他们的
1992年04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晓明;
<正> 我开始写作,人物语言总是"四不象",人们说小孩象个政治家;老大爷、老太婆会打"官腔"。在实践中认识到:要用好语言,首先应向人民群众学习,群众中蕴藏着大量丰富、生动、精彩的语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用好这些语言,不仅能使作品通俗易懂,而且运用
1992年04期 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石廷云;
<正> 新闻是客观事实的报道,可我觉得通讯员在采写新闻中多"侃侃"大有益处,它能提高我们对新闻价值的认识,还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新闻线索和点子。一次,我和几位同志"侃大山",有人道:"某矿的一个采煤队生产刷新了纪录,他们敲锣打鼓向矿里报捷,然后矿领导又敲锣打鼓向他们祝捷,好不热闹。""产量这么高,可以写。"同志们一下"侃"到了新闻上。不过,马上又有人反"砍"一刀:"油水不大,最多只能发条简讯。"大家一想也是这个理,一个队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这盘棋里,毕竟分量太小了。于是你一言我一语继续"侃":早些年,队里完成任务,矿上就敲锣打鼓送捷报,后来奖金时兴了,锣鼓
1992年04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贵安;
<正> 中国新闻学院进修二部的教室里,端坐着一位年已45岁的学员。在该院今年首届新闻培训班的90多名学员中,他是唯一的个体户。他就是宜宾地委宣传部特邀自费生何平。何平仅有初一文化程度。1983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与新闻写作结下了不解之缘。自此,短短几年里,他先后在省、地、县的报刊、电台发稿数百篇,去年他采写的特写《闹洞房别开生面》、《难新人妙语联珠》,分别在《宜宾日报》、《四川农村报》发
1992年04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文华;
<正> 搞好科技报道,是地市报纸的一项重要任务。科技宣传要面向经济、面向社会、面向生活、面向群众。涪陵日报按以上指导思想开展科技宣传,对促进干部、群众增进科技意识,给予科技事业道义、物质上的支持等方面起了显著作用。
1992年04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