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

Press Circles

信息与展望

  • 信息与展望

    <正> 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设精神文明,不要刮风,不要搞形式主义。从现在起,每年应当抓几件实事。如各个部门都要认真研究职业道德问题,要研究出几个字,几句话,响亮地提出来。要提倡职业道德,反对行业不正之风。举几个例子,新闻界讲职业道德,突出的就是讲真实性,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中心,就是反对弄虚作假这一条。人事部门的职业道德是什么?就是公道、正派。看人公道、正派,用人公道、正派;奖惩公道、正派。讲亲疏之分,山头之分,讲关系网就是缺乏职业道德。政法部门的职业道德是什么?是执法如山。有这四个字,再加上

    1987年01期 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总编辑论办报

  • 读者是报纸的主人

    桂金;贾树端;

    <正> 《四川工人日报》是党的喉舌,同时也是四川广大职工的喉舌。报纸的性质决定了川工报必须坚定不移地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这是毫无疑义的。问题在于怎样从川工报的特点出发,把党的方针政策宣传好,让读者乐于接受。这就涉及到办报的指导思想。我们办报的指导思想,简言之:就是从读者出发,依靠读者,熟悉读者,力求把报纸办得尽可能地靠读者近些。读者是报纸的主人。办报不考虑读者,犹如生产不考虑消费,营业员不考虑顾客一样。

    1987年01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书简介

  • 喜看《新闻写作学》问世

    周胜林;

    <正> 四川大学新闻系张惠仁著《新闻写作学》一书,已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新闻写作学》,共四十六万四千字,洋洋大观,自然是我国新闻界引人瞩目的事。对四川新闻界来说,更是一件喜事。在新闻界,有些人认为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技术性、实用性强的东西,没有多少科学理论。或者认为新闻采访有学(已出版过二本《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则无学。现在,张惠仁所著《新闻写作学》一书的出版,无疑使这种论调不攻自破。张惠仁的《新闻写作学》有以下特点:一、以写作实践为主、熔论、史、写于一

    1987年01期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界新闻

  • 新闻界新闻

    <正> 四川日报社是全国九个新闻专业职务聘任制试点单位之一。从一九八五年九月份开始着手工作,经过建立组织,摸清情况;组织学习,提高认识;个人申报,坚持标准评议;总结检查,完善制度等阶段,到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底止,评审工作告一段落。报社新闻专业职务评委会已评定了一批助理记者、助理编辑和记者、编辑的任职资格。经报社评委会申报,由省新闻专业职务评委会评定的主任记者、主任编辑和高级编辑,正分别上报省新闻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和全国新闻高级职称评委会审批。

    1987年01期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5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记者生涯

  • 魂系长江——记长江漂流采访中献身的记者万明

    邵立肃;

    <正> 本报玉树7月7日电征服八百里通天河,长江漂流勇士安抵直门达; 本报巴塘8月8日电长江漂流叶巴遇险,八人落水四人失踪; 本报云南下桥头12日电克金沙奇险,破虎跳鬼门; ……………………这是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六日,中国漂流健儿揭开征服地球上最后一条大河——长江的战幕以来,《青年世界》杂志社记者万明发出的一条扣人心弦的新闻。突然,《青年记者万明在虎跳峡以身殉职》的不幸消息刊登在9月1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同时刊载了他的遗作《营救郎保洛》……不少读者看完万明这篇遗作后,禁不住涕泪纵横。河南漂流勇士郎保洛得救了。而他,却长眠于咆哮如雷的虎跳峡激流中!

    1987年01期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怎样办好企业报

  • 本刊邀请成都市部分企业报的同志座谈:怎样办好企业报

    为交流办企业报经验,本刊特开辟《怎样办好企业报》栏目。这期刊登了一些企业党委管好用好企业报的文章,以后还将按座谈会提出的问题继续报道。欢迎企业报的同志们为这个栏目撰稿。

    1987年01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为办好厂报创造必要的条件

    邹广严;

    <正> 《长钢报》编辑部是一个重要的工作岗位,党委和厂部都要加强领导,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为办好报纸创造必要的条件。首先,要提高编采人员的地位和政治待遇,《长钢报》的总编辑应享受处级待遇。副总编辑享受科级待遇。编辑、记者、通讯员应能阅读较高一级的文件,参加较高一级的会议。编辑和记者都

    1987年01期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好稿评介

  • 如闻其声 如见其人——读川报记者截善奎、赵坚的通讯:《敢弄狂涛驭大江》有感

    赵世富;

    <正> 戴善奎、赵坚同志写的通讯《敢弄狂涛驭大江》,发表在川报一九八六年九月六日《天府周末》版上。同年九月《人民日报》海外版略加删节,分五次转载。这说明,这篇挖掘深刻、思路隽爽、用笔轻灵的通讯,不仅扣动了国内读者的心弦,也完全可能引起国外读者的共鸣。《敢弄狂涛驭大江》这篇通讯的主题提炼得好,它有气势、有高度,较好地概括了漂流勇士孔志毅的事迹。通过这根红线的串连,孔志毅那"岂吝牺牲酬壮志"的高大形象立起来了,升华了。常言,通讯的开头要象"风头"一样吸引人。这篇人物通讯的开头,引用了孔志毅自己的很有个性特色的话:"‘我可能会死’,孔志毅在深入金沙江后,有一次曾经这样对队友说:越往下走会

    1987年01期 25+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广播电视战线

稿件评析

  • 短小精悍 生动感人——四川农民报获奖征文简评

    傅亮;

    <正> 四川农民报和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举办的《暑假一日》征文活动,已经揭晓,从一千五百件来稿中评选出获奖作品五十篇。这些获奖作品,正是一篇篇精彩的小通讯,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题材新颖、短小精悍、真实感人、时代感强。这里就三篇分别获得一、二等奖的征文,作一简评: 以新取胜一篇好的通讯,总是以"新"来赢得读者。《吉它梦的实现》这篇征文,在选材上就富有新意。随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改善了,文化生活也充实了,他们打破封闭的狭隘观念,走向广阔的生活舞

    1987年01期 28-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看稿扎记

  • 涉深水者得蛟龙

    何光珽;

    <正> 前段时间,服装行业显得有些不景气,产品积压严重,厂家为此叫苦不迭。这时,有位通讯员来稿,说某服装厂产品供不应求,产值利税连年增长。文内写了这个厂如何重视质量,如何加强企业管理,如何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等等。这不禁使我有些失望。服装滞销仅仅是因为质量问题吗?也许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积压是个普遍现象,是否众多的厂家都忽视质量问题呢?那么,是这些厂领导都不善管理,职工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吗?果真如此,那就谈不上有多少产品好积压。不过,稿件中有一句话却引起我的思索。作者说这家服装厂产品规格多,而每种规格的产品数量却比较少。我回想起陪爱人去百货商店的情景。我们一连走了几家商店,她选来选去,常常是空手而归。我抱怨她说:"你去商店又不买,售货员会有

    1987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絮语

  • 信息宜多 典型宜精

    洪恺;

    <正> 随着改革、开放、创新的势头,报纸上的信息多起来了,新的信息多起来了。信息不多、不新的报纸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可以说已成定论了。但是,怎样在报纸宣传中正确运用典型报道这一形式呢?我看是值得商讨的。报道典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指导一般,好的作为榜样,坏的促人深省。一般说来,典型总是比较全面、完整的,要讲清它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要讲透它的意义,所以典型不可能一发现就见报,有一个观察、成熟甚至培养的过程,出现一个全面、完整的典型是不容易的。过去‘典型开路’、‘以典型带动一般’的宣传方式,主要是为了推动政治运动,推广一种领导方法,而不能满足广大群众获取信息的需要。事实上,报纸上如果充满一些模式化的‘典型报道’,反而削弱了为读者提供

    1987年01期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闻干事谈体会

  • 新闻干事要善于抓社会新闻

    王少志;

    <正> 在抓好当前中心工作报道的同时,抓好社会新闻。这对于我们县一级新闻干事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九八五年三月以来,我被省以上报刊、电台采用的一百八十多篇稿件中,社会新闻几乎要占一半以上,这说明,善于捕捉社会新闻,既可以使新闻干事写稿的上报率增加,又可以丰富报纸宣传内容。在采写社会新闻的实践中,我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抓社会新闻要有新闻敏感,做到眼明、耳灵、脑勤。在平时的生活中,人们议论什么,不妨侧耳听一听;与别人闲谈,也要处处留心有没有新闻。如在一九八五年四月,我和一位同志闲谈时,了解到在本县窦圌

    1987年01期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通讯员园地

  • 充分反映农民的呼声

    金堂县;孙清洁;

    <正> 新闻正在改革。作为一个业余通讯员,也身处新闻改革的实践之中。怎样才能使自己写的东西读者爱看,能引起一些反响呢?我的体会是,要多报道读者关心的事和反映群众的呼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大多是写农村报道,还喜欢写农村杂谈。稿件刊用后,有的受到读者欢迎,而有的却引不起读者的兴趣。我从回昧和研究自己所写的报道由发现,凡是掌握住群众要求、思想和脉搏的时候,凡是熟知农民的忧虑、欢乐和追求的时候,凡是

    1987年01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注意报道凡人小事

    吕绍武;

    <正> 当前人物宣传中有一个问题,就是对凡人小事宣传得不够。过去,报纸上宣传的先进人物,大都是有头衔、有桂冠的。他们当中有全国和省、地劳动模范、优秀党员、改革家、三八红旗手、新长征突击手等。这些先进人物当然该宣传。但是,只把人物宣传局限在这些人的范围内是远远不够的,对于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凡人小事和能从细微之处见精神的小人物,我们也应当宣传,从某一方面和某一点上报道他们的事迹,让人们受到启发和鼓舞。我们需要破除小人物干不了大事,上不了头版头条的陈旧观念,让那些在某一方面,某一件事情上有可取之处和宣传价值的小人物,经常在报纸上露面,让读者了解他们,支持他们。人民日报开辟的《凡人新事》、四川日报的《文明新曲》专栏,通川日报的《新人小传》,宣传的都是些小人物,在读者中反响强烈。

    1987年01期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助您思考

  • 劝君莫嫌“豆腐块”

    黄文建;

    <正> 常听一些通讯员讲:"登个‘豆腐块’,还不如不登好"。认为短新闻没有份量,显示不出自己的水平,在报上属"小儿科"、"调味品",只起过"填报缝"、"垫报角"的作用。这种嫌弃短新闻的思想是要不得的。衡量一篇新闻的份量、水平,关健要看它的新闻价值,并不在于它的篇幅长短。比如,被评为一九八四年全国好新闻特等奖的《我国选手获得奥运会第一块金牌》,全文就只有三百来字,它却以快、短、活的特点,报道了奥动会史上中国选手获第一块金牌,这一震惊世界的消息,在

    1987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与初学写稿者谈心3

  • “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祥辉;

    <正> 甲:上回你向我们交心,坦率地指出我们写稿中存在的问题,要求我们苦练基本功,笔下绘万物,对我很有启发。我想再请问一下,要成为一个好的写稿人,还需在哪些方面狠下功夫? 乙:要有献身精神。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记者是‘无冕之王’,哪里热闹哪里在,写稿见报,名利双收,是一个很惬意的职业。的确,记者的生活不同于一般人的生活,它的职业特点使你获得比一般人更多的优越条件,跑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接触的人物多,知道的事情多。记者的一支笔也很厉害,它可以表扬好人好事,也可以批评坏人坏事,正直的人欢迎你,邪恶的人害怕你。可是记者这个行当,也是一项相当艰苦的工作。为了深入现场采访,有时要爬高山,有时要钻密林,有时要涉重洋,有时要到烽火前

    1987年01期 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谈通讯的采访和写作1

  • 紧扣时代跳动的脉搏

    刘耀辉;

    <正> 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这些年到基层采访和写作通讯,常常听到一些同志发问:为什么我们写出的通讯总是老一套,不新,也不深,引不起读者的共鸣呢? 出现这类情况,除了需要解决写作方法的更新问题之外,从内容上来说,是因为缺乏对时代脉搏跳动的触摸力和反映时代精神的解剖力。这里,就从通讯与时代性开篇吧。我们知道,通讯,是报刊常用的一种及时、真实和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闻体裁。就是说,它比较详细地报道的人物、事件、情况,具有新闻意义。无论是着重描述一个人或几个人精神境界和事迹的人物通讯,还是以描述典型

    1987年01期 38-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视听理论知识讲座

  • 控制原理与广播电视改革

    陆原;

    <正> 控制论与广播电视的关系控制论(Cybernetics)是一门横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的综合性横断科学。它与系统论、信息论一样,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思想和方法。控制论的研究对象是系统。这个系统是具有选择可能性、组织性的系统,而且是存在信息流和能够反馈的系统。这里说的控制,是指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为了达到某种预定目标,根据内部和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所采取的调整措施。没有目的,根本不需要控制。我们对社会主义广播电视的控制,其根本目的是建设宣传质量高,内容健康文明、丰富多彩,节目多套覆盖,技术手段先进的现代化广播电视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总任务服务,为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1987年01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评报栏

  • 注意写好“图片新闻”说明——读报札记

    齐言;

    <正> 《四川日报》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头版刊登的一张‘图片新闻’,报道了国务委员宋健同志在省、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专程前往新津看望辞职回乡养殖鹌鹑,三年收入二十多万元的专业户陈育新和刘永行、刘永言,表示了对他们的支持。这张照片思想内容好,图象清晰,人物比较协调、自然。应该说报纸刊登出这样的‘图片新闻’,是受读者欢迎的。但美中不足的是,这张‘图片新闻’的‘说明’,概念不清,语意含糊。如文中:‘宋健同志对三兄弟说’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宋健同志对陈育新等三兄弟说;也可以理解为宋健同志对他们第三个兄弟说。因此,应对‘三兄弟’这个词作必要的限制,明确

    1987年01期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名记者故事

  • “勤勤恳恳办报 清清白白做人”——记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徐铸成

    曾生;

    <正> 徐铸成是我国新闻界的老前辈。一生"勤勤恳恳办报,清清白白做人"。在几十年的办报生涯中,他曾参加开创(组织编辑班子,领导编辑工作)五个(次)报馆——抗日战争时初创的上海《文汇报》,抗战胜利后的上海《大公报》、香港《文汇报》、《教师报》和一九五六年复刊的上海《文汇报》。也曾亲手埋葬(被封、被迫,有的出于自动)五个(次)报馆——抗日战争时孤岛的上海《文汇报》,太平洋大战爆发后的香港《大公报》,桂林《大公报》,解放战争期间的上海《文汇报》和一九五六年春上海《文汇报》的一度自动停刊。真可说是饱经沧桑。从当练习记者开始,直到主持"笔政",他曾经采访过从体育新闻到政治新闻,从国内到国外,

    1987年01期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开阔篇

  • 开阔篇

    <正> 周总理关怀新闻队伍周恩来同志生前日理万机,但他始终关怀编辑记者的成长。他经常审阅稿件,提出意见。据初步统计,仅对新华社的指示,就有数百条之多,他审阅、修改过的稿件,仅国际新闻方面就达六百九十六篇。周恩来同志经常教育记者要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全国的、一个省的、一个国家的情况。他还常常为记者创造采访条件,如指示记者参加一些重要会议,在毛主席接见外宾时参与旁听等。一九七二年,周恩来同志看到新华社一篇反映白洋淀水产资源遭破坏的内参稿,亲自召集有关方面的同志进行座谈。他问记者:"你们编这篇稿子时查资料、看地图了没有?"回答:"没有"。又问:"你们知道白洋淀包括哪些地方?"答:"不知道。"他语重心长地说:"白洋淀地区很大,涉

    1987年01期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摄影知识

  • 照相机的使用与维护

    丁洁;

    <正> 摄影离不开照相机。因此,使用和维护好照相机是完成摄影任务的关键。摄影者在使用新照相机前都应仔细阅读照相机的使用说明书,或者向会使用照相机的人请教,熟悉其性能和操作步骤、方法。否则,容易损环照相机。使用照相机时,应在未装胶片前检查相机的快门速度、光圈、调焦等机械装置是否能正常工作。然后装好胶片(120照相机应注意装片标记,135照相机应注意将片头挂牢,若卷片时倒片钮不转,表明片头未挂上,应该打开后背重新装片),上弦卷片要到位,照相机上的胶片感光度数显示盘与使用的胶片度数调为一致,曝光、测光、调焦都要准确,应以主体为主,取景也要突出主体,用焦点平面快门作X闪光摄影时,快门速度不可高于X闪光同步快门速度。

    1987年01期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年致读者和作者

    <正> 当全国人民欢庆一九八七年新年到来的时候,我们《新闻界》杂志也已进入了她创刊以来的第三个年头。这里,我们特向两年来曾经大力支持本刊编辑发行工作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衷心的感谢。《新闻界》在创刊初期,就提出了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以普及为主的方针。两年来的实践证明,这一编辑方针是符合广大读者要求的。在办刊过程中,许多读者向我们反映,近几年来,通讯员队伍经过调整和更新,出现了新手多,对新闻业务很不熟悉的情况,广大农村和厂矿企业的读者一致要求本刊进一步面向初学新闻的通讯员,把刊物办得通俗一些。有的县

    1987年01期 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报纸向多功能转变是社会发展的必需

    肖朝经;

    在全国省报总编辑座谈会上提出,为了继续把新闻改革推向前进,报纸必须适应四个需要,实现五个转变。四个需要是:适应大规模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需要;适应建设高度文明和高度民主的需要;适应开放和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需要;适应造就社会主义新人的需要。五个转变是: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变单功能为全功能;变封闭型为开放型;变指令性为服务性;变灌输的方式为交流的方式。适应四个需要和实现五个转变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前者是我们报纸在新闻改革中的出发点,即宏观战略思想;后者是实现这个出发点的必要措施,即微观具体战术。微观出自宏观,反映宏观。实现报纸的五个转变,必然能把新闻改革大大推进一步,必然能把新时期的报纸办得更好。为了活跃思想、交流经验,开展争鸣,推进新闻改革,本刊决定举办‘推进新闻改革,实现报纸的五个转变’的专栏。我们深切期望报纸工作者、新闻教育者、新闻爱好者踊跃来稿。下一期的来稿,希望广大读者着重就‘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的问题发表意见。

    1987年01期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破除“四季歌” 实现多功能——谈谈农业报道的改革

    吴中福;

    <正> 时代在前进。随着新时期四化建设的进行,报纸的作用越来越需要向包括发布新闻、宣传思想、反映民意、传播知识、提供娱乐和推销商品等多功能发展,以反映四化建设一个重要方面的农业报道为例,就充分说明了这种转变的必要性、迫切性。过去较长时期,我们的农业报道习惯于与党委、政府分管农业的部门对口,农业部门怎么抓工作,我们的报道也怎么抓。春种,夏锄,秋收,冬藏。农业部门唱"四季歌",我们也跟着唱"四季歌"。这种亦步亦趋,单纯为指导生产而宣传,形同一个部门的宣传工具,将农业报道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报道面不宽,接触问题不广,不能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要。

    1987年01期 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服务家庭 丰富生活 打开专业报新面局

    王骏华;

    <正> 《家庭与生活报》原名《四川计划生育报》,当时是以指导计划生育工作为主的一张专业报纸。从一九八零年二月创刊到一九八五年二月更名为《家》报之前,每期赠送五万份。但报纸到了一些地、县计划生育部门,或弃之文件柜上,或置于废纸堆中,这情景很使办报人尴尬。为什么呢?我们"悟"出了一个道理:报纸不能办成"文件",报纸应发挥多功能作用。从一九八五年二月起,报纸更名,并向社会发行,突破了报纸的专业性质,从单一的指导工作,向多功能发展。编辑部提出了办报宗旨:"为您的家庭与生活服务";方针:"提供信息、传播知识、服务家庭、丰富生活";态度:"热忱同您探讨怎样建立和谐幸福的家庭,怎样过愉快幸福的生活……"给人们以工作指导、思想疏导和生活引

    1987年01期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范长江的三次采访看记者素质

    蓝鸿文;

    <正> 范长江同志是我国杰出的新闻记者。他的采访活动,主要集中在抗战前夕和抗战初期,即一九三五年至一九三八年在《大公报》担任特约通讯员和记者这一时期。他那些有重大影响,具有历史意义的报道,如关于红军长征的报道,关于披露西安事变真相的报道,关于陕北之行的报道,关于一九三六年绥远抗战和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发生后的报道,都产生在这一时期。他的那些撼动人心、富有魅力、独具风格、轰动一时的传世之著《中国的西北角》和《塞上行》等通讯集,也是在这一时期出版的。全面地研究长江的记者生涯,包括他的采访活动,我们可

    1987年01期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1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纪念范长江名著《中国的西北角》出版五十周年 成都内江举行范长江新闻思想和实践讨论会

    甘泉;

    <正> 为纪念范长江的名著《中国的西北角》出版五十周年,由四川省新闻学会、四川省记协、四川日报、中共内江市委宣传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和四川大学新闻系等单位,共同发起举办的范长江新闻思想和实践讨论会,于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在四川成都、内江两地举行。范长江是四川内江人,从事新闻工作数十年。他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是党的新闻事业的一位重要领导人,是出色的新闻理论家和卓越的新闻教育家,因而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一位杰出的代表。范长江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

    1987年01期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共四川省委主办综合性机关刊物 《党的建设》第一期出版

    <正> 为了适应新的历史时期党的建设的需要,中共四川省委决定将《党的建设》、《领导艺术》和《学习杂志》三刊合并为《党的建设》,该刊1987年第一期已经出版。三刊合并后的《党的建设》是省委主办的综合性机关刊物,是省委的喉舌和舆论工具,是省委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这个刊物按照省委的要求,将办得既有思想性、政策性、理论性,又有较强的新闻性,丰富的知识性与高尚的趣味性。去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党的建设》编委会为办好党刊举行专题座谈会,省委常委黄启璪、许川,省委办公厅、宣传部、组织部、省社科院及中央新闻单位驻川记者、成都地区各新闻单位负责同志出席并讲了话。

    1987年01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埋头苦干及其它——深切缅怀《拂晓报》创始者彭雪枫将军

    肖波;

    <正> 前些时候,我在《拂晓报》工作期间的战友李玉山同志从安徽宿县带来一份复制的彭雪枫将军(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在一九四三年十二月二日写的《贺拂晓报五百号》的文章。读了之后,心潮起伏。这位才华横溢,远见卓识的青年将领,于一九四四年九月十一日在河南夏邑县境对敌作战,亲临前线指挥,不幸牺牲,时年仅三十七岁。彭雪枫将军是抗日初期挺进敌人后方《拂晓报》的创办者,他在文章中,关于办好党报所提的几个问题,对今天站在传播两个精神文明建设最前线的新闻工作者,值得借鉴的。时隔四十余年,我在有

    1987年01期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感谢与希望

    <正> 《新闻界》创刊以来,得到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这里特发表一九八六年订阅本刊一百份以上的单位。一九八七年开始收订以来,许多单位和个人都踊跃前来订阅。前已报道,乐至县委报道组组织的订户就从一九八六年的一百三十三份增加到二百二十四份。本期又报道了中共内江市委专门就《新闻界》收订工作发出通知。从现在收订情况看,已经来办理刊物订阅手续的订数都比去年不同程度的增加。更为可喜的是,一些老订户如黄国清、鲁家林等同志,在认真阅读《新闻界》的同时,还把帮助身边的同志提高业务水平视为通讯员应尽的义务,用谈体会、讲收获的办法,组织周围的人订《新闻界》。在此,我们向积极支持本刊发行工作的单位和

    1987年01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尊重新闻规律 放手办好企业报

    李祥生;

    <正> 企业报是企业党委和行政的喉舌。喉舌,不是简单的传声筒,而是结合本企业具体实际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生动形象的表现出来。这是宣传作用。同时它又不断地将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回来。这是参谋监督作用。怎样发挥出报纸这两大作用,就涉及管与用的问题。办报,我们没有经验,但思想认识还是比较清楚:要充分发挥报纸作用,必须保证它的相对独立性。不做到这一点,不如不办报。独立性不是放手不管,也不是怕这怕那捆住不放。在日常工作组稿编稿中,党委不插手,不划框框,让报纸自己搞。但一点不管,放弃领导也不行,所以终审权归党委。尽管如此,我们从

    1987年01期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视企业报 用好企业报

    邓忠清;

    <正> 我们成都钢铁厂的《成钢报》创刊五年来,领导上一直把《成钢报》当作企业党委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工具,同时又是厂长进行行政指挥的有力工具。无论党委书记,还是厂长,都很重视报纸建设。在不长的时间内,《成钢报》的专职编采人员,由最初的三人,配备到九人,由半月刊发展到周刊;厂里先后为《成钢报》编辑部投资近二十万元,改善印刷条件和添置照相、制版装备;出报经费计划得比较宽余;给编采人员配备了相应的学习资料和工具书。党委和行政尽可能地为报纸工作创造条件。除了给办报人员提供物质条件外,还尽可能将中央、省、市的指示及厂里的生产工作安排告诉他

    1987年01期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电视兴起之后,广播站怎么办?

    陈怀亮;

    <正> 近年来,由于电视的兴起,各级广播台站面临着挑战。有不少领导人愿意出钱办电视,大小会喜欢搞个摄影报道,甚至向上级要钱要灾情款,也要采用实况录像的方式汇报。电一视"身价"陡然升高。相反,办广播要钱如登天。在电视兴起以后,广播站怎么办? 我们的办法是:第一抓早晨,早晨是黄金时间,人们不会在早晨起床时坐下来看电视,同时这个时候也没有电视。在广播播出时间上,我们打破了原有陈规,适应农民的需要,作了必要的调整。冬季,我们在转播中央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后,紧接七点钟准时播出本县新闻。夏季天亮得早,一般在夏令时六点就天亮了。同时夏天农民出工早,我们把农村广播提前到转播中央台之前。即六点钟。这样,赶农民起床时的十来分钟,就能把

    1987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众口同誇听众信箱节目

    张先贵;吴光全;

    <正>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发展,大量询问政策、法律、技术、信息及医药卫生知识等的来信涌向编辑部。这就促使我们打破关门办台的陈旧观念,竭诚为听众服务。自一九八四年五月,办起了听众信箱,指定专人负责,坚持每周星期一、六两组节目,先后解答了各种来信四千余件。听众来信热情称赞:"听众信箱节目确实办得好,是政策的宣传员、生产的农技员、信息的传递员、治病的卫生员,是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一九八五年九月的一天,松柏乡七村四组老农民李承模亲自送信到电台对听众信箱编辑说:"我的孩子考上了中专,村组干部要收回那一份责任地,我找到乡政府,乡

    1987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景峰乡广播站办得好

    校升;光德;

    <正> 成都市青白江区景峰乡是一个拥有十三个村,五千多农户二万多人口的平坝乡。乡党委、乡政府从一九八四年以来采取按亩垩二角提留作为广播的整网费,还从乡企业的纯收入中拨出一万四千元用于乡村组有线广播的建设。此外,各村还有一名广播维护员。由于乡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全乡基本实现了村村组组通广播。五千余农户有四千八百多户安了有线广播。

    1987年01期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抓住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许联炳;

    <正> 新闻报道要抓住群众最关心的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报道,然而,有不少稿件,往往是面面俱到:"事无巨细一把抓,鱼龙与泥虾俱下"。这样的稿件,当然不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请看下面一篇来稿: 南部县供销系统及早动手做好棉花收购准备工作南部县供销系统根据今年全县种植的十二万五千亩棉花,经过预测产量收购量比去年有所增加的新情况,及早动手,采取果断措施,认真做好棉花收购准备工作,解决棉农卖棉难。 (1)增建、维修收花站、点。五月份以来,先后分别在双佛、大河、碧龙、碑院等六个乡新建了收花站,建筑面积达一千四百零六平方米,维修收花站、点三十六个,基本上满足了,棉农的要求。 (2)培训棉花检验人员。针对检验人员业务素质差的状况,七月十五日开始,各区供销社各轧花厂选送

    1987年01期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靠山吃山 写好峨眉

    张光廷;

    <正> "蜀国多仙山,峨眉貌难匹"。这是大诗人李白对峨眉山的赞美。巍峨秀丽的峨眉山,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天然的动、植物园,也是驰名中外的风景旅游胜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每年拨出巨款,加强对峨眉山的建设,修建寺院、扩建公路、增添旅游服务设施。从一九七九年蛾眉山对外开放以来到去年八月底,已接待中外游客六百五十多万人次。峨眉山世界瞩目,把峨眉山的风姿与发展介绍出去,是我们县委报道组义不容辞的责任。峨眉山对外开放以来,我们充分发挥了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从各

    1987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传播信息 推动改革 剑阁县委重视抓好新闻报道

    肖明远;杨多荣;

    <正> 剑阁县委把新闻报道作为传播信息,推动改革的重要手段,努力加强新闻报道工作。剑阁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和常委们十分视重加强新闻报道工作。近年来,全县新闻队伍不断扩大,发稿、用稿逐年增加,全县近年被省级以上报、刊、台采用的稿件都在两百件以上。他们的工作经验是: (一)思想重视,提高认识。县委常委经常利用各种机会纠正那种认为"写稿是图名利、出风头"的思想和对写批评稿的同志的无端非议,支持鼓励通讯员写稿和反映情况。有位通讯员寄发稿件,有关单位不给证明,县委书记颜继禄同志亲自过问,并责成县委办公室协助解决,使这位写稿的同志受到莫大鼓舞。 (二)领导带头,亲自写稿。县委常委感到运用报刊传递信息是指导工作、促进改革的重要途径。七名常委中有三人经常给报纸写稿和反映情况。在他们的影响下,县委、县府办公室、宣传部

    1987年01期 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年写稿一千件

    张津;

    <正> 我是一九八二年底,通过新闻短期培训当上业余通讯员的。三年多来我先后撰写新闻稿件一千一百余篇,百分之八十五的稿件被各级报刊台采用。形式有消息、言论、通讯、回忆录、专访、科普小品、摄影等。我记录整理的《悲壮的开幕式》抗战胜利四十周年征文,在全国有一定影响,《人民政协报》、《华声报》、《四川日报》等十多家报纸都刊登或转载了。评为四川省对台宣传好稿。三年多的业余写稿,我感到有几个问题应处理好。首先要搞好本职工作,站稳脚跟。我所在的公司是一个八百来人的企业,我担任工会副主席兼管职工教育和宣传。工作头绪多,接触面广,时间紧。工作与报道要很好结合,从本单位办板报、墙报、简报中,选择、充实写成稿件被报台采用的就有两百余篇。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底公司汽油奇缺,领导叫我写一篇情况反映到市委。我写了"汽油缺

    1987年01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四川省六市、地新闻工作会议在泸州召开

    卓立仁;

    <正> 以研究宣传贯彻十二届六中全会《决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四川省六市、地新闻工作会议于去年十月中旬在泸州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乐山、自贡、内江、泸州、宜宾、渡口等六市、地从事新闻报道的同志,省、市八家报台和省委宣传部新闻处等单位的代表共一百多人。泸州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同志对会议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会议交流了经验,增添了措施,决心为进

    1987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川东北新闻工作片会提出多题材、多体裁宣传总体布局

    袁流;

    <正> 首届川东北新闻工作会议于去年十月在巫山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省委宣传部、省级新闻单位和重庆、南充、达县、涪陵、万县五市、地宣传、新闻单位的代表一百四十余人。会上交流了新闻改革和加强通讯报道工作方面的情况和经验。大家一致认为,新闻工作要跟上迅速发展的形势,提高宣传质量,实现多题材、多体裁宣传总体布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把它和物质文明建设很好地结合起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必须加强新闻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骨干通讯员。

    1987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三台县广播电视局积极发行《新闻界》 帮助通讯员提高写作水平

    凌弘;

    <正> 三台县广播局积极发行《新闻界》,用新闻业务刊物指导报道工作,帮助通讯员提高写稿水平。一九八六年该局通讯员来稿首次突破万件大关,在省级报、台的用稿数也成倍增加。三台县油脂化工厂工人王玉成,过去仅局限向县广播站投稿,通过《新闻界》的学习,去年已有不少稿件被省报、台采用。他与县站编辑合写的《烂净粉师傅进城记》,去年获省好新闻二等奖。去年底,该局专门发出书面通

    1987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他,不是通讯员的通讯员”——记新龙县邮电局党支部宣传委员巴登(藏族)

    王业昆;

    <正> 巴登,四十开外,中等个子,潇洒、热情、大方,他是新龙县邮电局党支部宣传委员。他,专门订了一份《甘孜报》。只要本地人写的稿件被报纸采用了,巴登就主动将自己的报纸送给作者。以示祝贺!久而久之,新龙县写稿的人,他无不熟悉。‘喂,明天邮车要来,有稿件快交。’因为甘孜邮车分站发往新龙县的邮班,要三天才开一班,他怕误了时间。热心肠的巴登,总爱这样提醒给报刊、电台投稿的通讯员。因此他虽然很少写稿,也不是报台的通讯员,可同志们却异口同声夸他

    1987年01期 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通讯的产生、发展和特点

    周胜林;

    <正> 通讯,是比消息更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件和人物的一种新闻体裁。现在,已成为报纸、广播、电视宣传中一种主要的报道形式。许多重要的典型靠它来报道,许多精彩的场面靠它来反映,许多动人的事件靠它来传播。通讯这种形式,常常是抓住新近发生的典型事物、重要事件,从一个侧面或一个角度,写出一种思想、一种经验、一个问题,具体深刻,生动感人。新闻记者和新闻爱好者,都应该努力学习和掌握这种有力的武器。通讯这种报道形式,是从消息发展演变而来的。我国古代的报纸上没有通讯,近代报纸初创时期也没有通讯这种报道形式。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电报传入我国,渐渐地也开始运用于新闻工作。但

    1987年01期 3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写作学基础知识讲座 7

    纪奋;

    <正> (八)结构布局(续) 另外,在顺叙的过程中,忽然插叙或追叙过去的事情,或在写景时转而抒情,其转接的地方,往往需要过渡。反过来,由议论而叙述,由倒叙转顺叙,由抒情而写景,也同样需要过渡。这里不再举例。在进行过渡时,除了可以采用上述的"过渡段"、"过渡句"进行过渡外,还可以采用"过渡词语",如:既然、那么、虽然、但是、因为、所以、尽管、其实,综上所述、总而言之,由此可见,等等。现在再来讲一讲"照应"的问题。"照应"也称"伏应",常见的照应方式有四种:第一,开头和结尾照应,即开头提出的问题、线索,在结尾时有所回答。第二,前后呼应。这里所说的"前"和"后",不一定是"开头"和"结尾",而是文章的内容中的前伏和后垫相照应。第三,内容与标题

    1987年01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